廈大團隊突破量子計算能耗難題
更新于:2025-03-26 06:09:10

本文轉自:福建日報

廈大團隊突破量子計算能耗難題

為超導量子計算系統提供能效優化新路徑

記者 李珂

本報訊 (記者 李珂) 量子計算飛速發展,但能耗問題逐漸成為制約其進一步突破的關鍵瓶頸。近日,廈門大學賀達海教授團隊在世界物理學頂級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量子比特重置(qubit reset)的通用理論框架,為解決量子計算能耗難題開闢新方向。

隨著量子計算系統大規模部署,能耗問題日益突出。據預測,未來十年,全球數據中心能耗將佔全球電力消耗的20%。量子比特重置作為基礎操作,需將量子比特從任意混合態精準“清零”到純態(即資訊擦除)。根據Landauer原理,該資訊擦除過程理論能耗下限是kTln2(k為玻爾茲曼常數,T為環境溫度),但實際能耗高出該下限數個數量級。這是由於真實量子運算很難滿足准靜態理想條件,且需平衡速度與精度,導致能效與擴展性受限。

賀達海教授團隊創新性地將環境分為收斂類和發散類,揭示了二者對能耗的差異化影響:收斂類環境中,給定時間或精度存在不可突破的極限,即便投入無限能量也無法超越;而發散類環境可通過能量投入實現任意快速的量子比特重置。

團隊進一步發現,不同時長的最優控制協定存在“相似”特徵:通過簡單變數變換即可實現協定映射,大幅簡化複雜優化計算,為量子器件設計提供關鍵理論工具。研究還表明,在短時極限的量子操作中,超歐姆玻色熱庫優勢突出,當重置時間趨於零時,能耗-時間代價趨於零,為超高效量子比特重置帶來可能。

這項研究深化了對非平衡量子過程的理解,為未來量子器件的工程實現提供理論工具,也能用於優化其他快速量子資訊處理過程。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專案、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

《宋朝的祛魅》
《宋朝的祛魅》
2025-04-01 11:35:48
媽祖免費乘機來台
媽祖免費乘機來台
2025-04-01 16:08:23
無薪“試崗”
無薪“試崗”
2025-04-01 17: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