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蘭州晚報
熱點辣評
讓員工“坐牢式上班”企業遲早被反噬
近日,安徽合肥一家公司“小鹿媽媽”因為嚴苛的員工管理,引發很多討論。全天禁用手機、午休不得佩戴耳機、不得出門就餐……在這些令人目瞪口呆的規定之下,員工將上班形容為“坐牢式上班”。對此,合肥市廬陽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回應稱,已經立案調查。
一家據稱年營業額過10億的企業,竟然採用如此野蠻落後的管理方式,實在是有些超乎想像。雖說企業有制定內部管理規定的權利,可在文明社會,有些底線共識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受到法律保障的,比如最基本的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權利。而在涉事公司,有員工稱,午休時間是無法自行支配的,“中午不給休息,吃飯也不能出去,幾乎每排工位後面都有監控,還有主管巡邏”。該企業制定的全天不許使用手機,以及午休時間禁出公司等規定,嚴重侵犯員工權益。
以“管理需要”的名義對員工進行人身控制,這是對法律的挑戰,也是對現代文明價值觀的嚴重背離。在找工作難的現實背景下,很多打工人或許只能忍氣吞聲,但是監管部門不應該放任企業如此欺凌員工,而應及時進行干預。
即便從企業的角度看,推行“坐牢式上班”也是弊多利少,遲早被反噬。表面上,嚴苛管理或許能提高短期效率,但現代管理學早已證明,激發員工內在動力才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當員工基本尊嚴得不到保障,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必然枯竭,企業長遠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也就無從談起。高壓管理長期來看,只會催生更多的消極反抗。
而且,在社交媒體時代,企業的內部管理並不只是“家事”,無法隱藏於企業的高牆之內。就像“小鹿媽媽”這家企業,最開始進行嚴苛管理的時候,員工或許只能忍耐著私下吐槽,可一旦有人無法忍受,選擇在網路爆料,就很容易迅速引發媒體關注和公眾討論。這對於一家企業的形象,會產生極大的負面衝擊。
在勞動者權益越來越受到關注的當下,“道德消費”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趨勢。消費者只要有選擇,就會盡量選擇那些關愛員工、三觀很正的企業的產品。尤其是,“小鹿媽媽”所生產的是牙線產品,可替代性很強。當其社會形象變得不堪之後,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用腳投票。換言之,企業對員工的態度,實際上會在極大程度影響公眾對企業的態度。
“小鹿媽媽”顯然不是孤例,近幾年陸續也有多家奇葩企業被曝光。這些企業將效率簡單等同於控制,將管理粗暴理解為約束,完全忽視了現代企業最寶貴的資產——人的尊嚴與創造力。這些企業還沒認識到,尊重員工權益不是施捨,而是長遠發展的投資。改善員工的辦公環境和體驗,也是最好的品牌推廣。企業只有真正理解這些並不複雜的道理,才能避免被時代浪潮反噬。
據光明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