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河北法制報
本報訊 (崔瀟)近日,邯鄲市峰峰礦區人民法院彭城法庭成功化解一起因家庭信任危機引發的房屋買賣合同糾紛,讓原本劍拔弩張的一家人握手言和。
趙某去世后,其五個子女依法繼承房產。2024年,趙某四子趙某某主動承擔起房產處置工作,在收到買受人孫某某部分購房款后,與二哥自行扣留款項,沒有均分給其他兄妹。此舉引發其餘兄妹強烈不滿,他們不僅拒絕配合辦理產權過戶,還要求孫某某遷出房屋,導致交易陷入僵局。今年2月,孫某某將趙氏五兄妹訴至法院。
峰峰礦區法院彭城法庭受理案件后,承辦法官詳細瞭解案情並開展調解工作。調解中,雙方當事人各執一詞:孫某某堅持要求完成過戶后再支付尾款;趙某某強調其處置房產相關事宜的額外付出;其他繼承人則主張先均分已收款項,否則就將孫某某趕出房屋。結合各方觀點,法官敏銳地捕捉到矛盾癥結所在:表面是合同履行糾紛,實質是趙氏五兄妹的親情信任危機。
面對這個因信任缺失形成的“死結”,法官決定採取“三步調解法”破局。第一步,分頭疏導。法官分別約談各方當事人,進行釋法說理,重點從民法典繼承編相關規定切入,向五兄妹闡明法定繼承人的權利義務,同時結合不動產登記條例,釋明拒不配合過戶的法律後果。第二步,集中調解。邀請五兄妹共同到庭,引導他們回憶成長點滴,喚醒親情記憶。第三步,創新擔保方式。在各方對款項分配存疑的情況下,通過“法院監管資金”途徑,由買受人將尾款匯入法院指定帳戶,既消除買方對付款風險的擔憂,也保障繼承人合法權益。
經三次調解,各方最終達成協定:孫某某將尾款全額匯入法院監管帳戶,五兄妹三日內配合完成產權變更登記,款項到賬后由法院依調解書分配。
3月28日,隨著不動產登記中心鋼印落下,這起糾紛畫上圓滿句號。更令人欣慰的是,在領取分配款項時,三兄妹主動向趙某某致謝:“四弟這些年確實辛苦了,這筆錢該有你的辛苦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