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大連晚報
抄寫作業不是串行就是漏字 看會兒書就說頭暈
孩子出現這些癥狀,可能是“眼力”出了問題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
記者賴瑩
幾個月前,一位家長帶著上四年級的孩子慕名找到盧燕教授,孩子兩年前已經佩戴了離焦設計的框架眼鏡,但這兩年近視仍然漲了150度,家長很焦慮。盧燕教授檢查發現孩子的視功能不但調節功能有異常,聚散功能也存在很多問題。當盧教授講到孩子近視控制得不好跟調節滯後有關,而且極有可能在寫作業時會丟字漏字,讀書的時候很可能串行,作業越做到最後出錯率越高,有時孩子根本不願意閱讀,讀一會就找理由離開,做題速度明顯慢於其他同學時,孩子突然止不住地痛哭起來,邊哭邊對媽媽說:“我跟你們說過多少次了‘我的眼睛太累了’,你們非說我不愛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只知道貪玩……”
視力正常不等於視功能正常
“在兒童的學習生活中,有75%~90%的課業內容是通過視覺進行的。有數據顯示,學習困難的孩子中,每4個便有1個因為視功能異常出現厭學問題。”盧燕,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教授、大連華廈眼科醫院業務院長、遼寧省區業務副院長,從事小兒斜弱視與近視防控臨床教學科研工作30餘年,多次受國家相關部門的邀請與國內著名專家共同撰寫近視防控相關專家共識,作為行業標準被臨床廣泛應用。在她看來,防控近視目前已經是全社會的共識,但對於視覺功能的認知及重視卻有著巨大的空白。“視力只是視功能中的一項,許多家長以為孩子的視力正常視功能就沒問題,這不僅是認知誤區,還有可能會影響問題的及時發現與解決。”
觀察行為、詢問感受 儘早發現問題
視功能異常如何發現?盧燕教授介紹,只要家長仔細觀察、耐心詢問,視功能異常的癥狀比較容易被發現。比較典型的表現有:寫字或者拼音會出現鏡像,比如字母方向相反,或者丟字串行;看書寫字很容易疲勞,或者看近喜歡閉著一隻眼睛;經常筆記做不全,作業完成比較慢等等,都可能存在視功能的問題。如果孩子抱怨用眼容易疲勞,看書一會就想睡覺;好不容易看清楚黑板,再看書本或者寫字需要一會才能逐漸看清,或者看書寫字後抬頭看黑板不能馬上看清;看東西時而清楚時而模糊,需要用力才能看清等等,這種情況也可能存在視功能問題。
盧燕教授特別提醒,有些孩子看到的文字、圖像是擁擠的、不對齊的,或者浮動的,但他們自己並不知道這是不正常的,而且難以向家長準確描述自己的感受,有些家長對於孩子的描述缺乏耐心,偏向於認為是孩子為自己的厭學找藉口,這就容易導致視覺問題不被發現。
視功能異常會影響孩子的閱讀速度、學習和理解能力,從而引發學習困難,而且還會使遠視儲備消耗過快或近視進展得比較快,或即便用了離焦鏡片或角膜塑形鏡近視也很難得到控制,而家長的認知空白不僅易導致孩子視功能異常被忽視,還極有可能引發親子矛盾,造成孩子自我認知錯位甚至厭學、抑鬱。盧燕教授建議,當家長懷疑孩子視功能異常時,應儘早進行專業檢查,早發現、早干預,是解決孩子視功能異常的關鍵所在,更是全面呵護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