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3月31日,“00後女孩網售5盒二類精神藥品思諾思被判販毒案”二審在浙江嘉興中院開庭審理。
據當事女孩馬琳琳(化名)的辯護律師介紹,二審中,馬琳琳有無販賣毒品的故意等是庭審辯論的重點,法院將擇期宣判。
澎湃新聞此前報導,馬琳琳於2002年5月出生,是山東臨沂人。馬琳琳說,因父親在上海務工,她從小在上海讀書,大專畢業後留在上海工作。
2023年11月,馬琳琳大學畢業后參加工作,身體出現了異常。她稱,當時,她走路都困難,毫無食慾,去醫院檢查,一時也未查清楚病因。
據馬琳琳介紹,2023年12月,她的病情惡化,半個月都無法下床,整日昏睡,每天僅能喝半碗粥。多次就醫無果后,她回了山東老家,在老家接受治療。由於身體的狀況不見好轉,還逐步惡化,她又回了上海,前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濕科治療。
2024年1月,她被確診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狼瘡性腦病。
公開資料顯示,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累及多系統、多器官並有多種自身抗體出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對全身多個臟器造成損害,當累及腦組織時,就會引發狼瘡性腦病。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焦慮、失眠、癲癇、腦卒中、顱神經損害等癥狀。
馬琳琳表示,經過約半年的治療,她的身體狀況得以好轉。2024年6月,病情趨於穩定,她開始停葯,發現剩餘了很多藥品,就想到了可以通過網路出售。馬琳琳在小紅書發帖出售藥品,其中包括一款名為思諾思(酒石酸唑吡坦片)的藥品。
公開資料顯示,思諾思(酒石酸唑吡坦片)是一種鎮靜催眠藥,通過抑制神經興奮,發揮助眠作用,用於治療偶發性和暫時性失眠。值得注意的是,酒石酸唑吡坦片是處方藥,屬於二類精神藥品。
馬琳琳稱,當時,她覺得思諾思就是安眠藥,沒有意識到不能出售。
馬琳琳說,在網上發帖后,有買家聯繫她,她先以120元的價格出售了2板酒石酸唑吡坦片(共14片)給一名廣州的買家,后以180元的價格出售了3板酒石酸唑吡坦片(共21片)給一名浙江的買家,均是郵寄給對方。
2024年7月初,有民警找上馬琳琳(化名),馬琳琳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她被告知,其在網上出售的藥品屬精神管控藥物,售賣行為涉嫌販賣毒品罪。
值得注意的是,馬琳琳在上海居住,此案之所以案發,是一位浙江海鹽的買家董某收到快遞後向當地警方舉報。而且在買葯時,董某曾主動說,這藥品是“有癮的”,並暗示自己是“有癮”的。
案件材料顯示,董某於1994年出生,初中文化。看到馬琳琳寄出的快遞到了后,董某直接向浙江海鹽縣公安局西塘派出所舉報,讓民警跟他一起去取快遞。
馬琳琳表示,她的精神狀況不佳,董某買葯主動提及“有癮”時,她沒有太在意。
2024年12月,此案一審在浙江省海鹽縣法院開庭審理。
據一審判決書,公訴機關指控稱,馬琳琳違反國家毒品管制法規,向2人販賣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2次,應當以販賣、運輸毒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馬琳琳具有坦白情節且當庭自願認罪認罰,建議判處其有期徒刑七個月,並處罰金,適用緩刑。
2024年12月底,海鹽縣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馬琳琳犯販賣、運輸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緩刑一年一個月,並處罰金二千元;馬琳琳退出的違法所得300元,依法予以沒收,上繳國庫。扣押在案的思諾思酒石酸唑吡坦片3板(21顆)系違禁品,由扣押機關依法予以銷毀。其餘扣押物品,由扣押機關依法處置。
一審宣判后,馬琳琳選擇了上訴。
馬琳琳表示,她主觀上沒有犯罪的故意,也未造成嚴重後果,自己不是“毒販”,應該無罪。目前,她的病情暫時得以緩解,今後仍有殘疾、智力衰退、精神異常等風險,但她會和病魔抗爭,希望今後能正常生活、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