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鎮江日報
鎮江第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
AI賦能,科創教育在校園綻放光采
本報記者 路曉明 季翔
本報通訊員 劉曉明
日前,鎮江第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以下簡稱“一外附小”)的室內體育館內熱鬧非凡,一場精彩的無人機足球賽正在上演。學生戴莫承和組員們手持遙控器,全神貫注地操控著閃爍五彩燈光的球形無人機。它們在賽場上靈活穿梭,時而急速俯衝,時而輕盈攀升,高超的飛行技巧令人讚歎。
夢想的種子悄然生根發芽
與此同時,校園內各功能場館中,編輯機器人、航模等科創社團活動也開展得如火如荼。在航模社團場地,具有4年航模經驗的六年級學生李銘昊正專注地為機翼安裝碳纖維桿,他自豪地說:“這已經是我親手打造的第3架飛機,製作航模飛機容不得半點差錯,前期我會藉助飛行模擬器反覆調試,不斷優化飛行方案。每年我都積极參加省、市級航模比賽,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三年級的居爾東,加入航模社團不久,已深深癡迷其中。談起航模,他眼中閃爍著光芒,對於飛行模擬器的操作以及如何實現絲滑降落,他都能條理清晰、娓娓道來。在他的心中,一顆航太夢想的種子正在悄然生根發芽,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在浩瀚宇宙中綻放光采。
科創教育之花處處盛放
在AI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科創教育於一外附小的素質教育體系中早已不是普通一環。如今,科創教育之花在校園處處盛放,光采奪目,潤澤著每一位學子的成長之路。“辛勤耕耘終獲碩果,學生們在各類科技競賽中成績斐然。”一外附小校長馬式先滿臉欣喜,學校在機器人、程式設計、航模等科技競賽中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多次在國家級、省級比賽中拔得頭籌,獲得國省市級一等獎百餘人次。其中,六年級學生邵柯源和駱浩權同學分別斬獲2024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MakeX Starter項目冠軍以及航模全國總決賽一等獎。
談及獲獎心得,邵柯源說:“最初是源於對機器人構造和程式設計的強烈好奇,在持續不斷的比賽與訓練過程中,不僅能夠鑄就強大的心理素質,還能夠使思維愈發活躍,顯著提升臨場反應能力。”駱浩權也笑言,“在航模備賽時,從機翼材料的選擇,到動力系統的調試,每一個環節都經歷了無數次失敗。但隊員們從未氣餒,正是憑藉著對航模的熱愛,以及團隊日復一日的堅持與努力,不斷試錯改進,才最終站在了領獎臺上,取得如今的佳績。”
家長黨麗峰對學校科創教育十分滿意,她欣慰地表示,孩子參與科創課程和活動后變化巨大,對新知識充滿好奇,探索欲高漲,這種積極態度還帶動了其他學科的學習,促進了孩子能力的全面提升。
“學校濃厚的科創氛圍和鼎力支援,是孩子們獲獎的底氣來源。”航模教練談德全感歎,學校配備了先進的航模設備,讓學生接觸前沿知識,激發創新靈感,助力學生們在科技創新實踐中不斷突破自我。
跨學科融合成科創教育亮點
在教學實踐中,跨學科融合同樣成為學校科創教育的一大亮點。無論是數學、語文、英語等基礎學科,還是科學、美術等特色課程,AI的介入讓教學模式煥然一新。老師們巧妙地將AI技術融入課堂,讓孩子們在沉浸式學習環境中,將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學習效果更加紮實。通過跨學科融合教學,學生們不僅培養了創新思維,團隊協作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親身領略到科技創新帶來的強大力量。
“處處皆為創造之地,天天俱是創造之時,人人可成創造之人。小學階段作為塑造學生興趣、培育學生能力的黃金時期,應讓創造化作學生成長旅途的璀璨星光,照亮探索未知的道路。”馬式先表示,學校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科創教育,相信在AI技術的持續賦能下,一外附小的科創教育將迎來更輝煌的明天,培養出兼具國際視野與民族文化底蘊的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