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晟科技,與中廣核的大生意
更新于:2025-03-26 03:19:34

引言:

光伏大洗牌,生存環境越來越嚴苛。瓦罐不離井上破,麻繩專挑細處斷,最先破產重整的,當然是那些一沒實力、二沒經驗的跨界新玩家們。

趕碳號本以為,借殼乾景園林的異質結小企業——國晟科技,其命運會和棒傑股份、金剛光伏差不多,要麼寅吃卯糧、拆東牆補西牆,要麼在走向被行業巨頭們出清的路上。然而,趕碳號嚴重低估了國晟。

國晟科技大單不斷,即使實控人吳君被江蘇淮安監委留置的半年多時間里。2023年9月至今,國晟科技及其前身公司乾景園林,至少已經四次中標央國企集採大單,總金額高達31.86億元。令人稱奇的是,這四個大單中,除了一筆3.93億元的集采來自中國華電以外,其餘3單、高達27.93億的中標專案,均來自同一家央企——中廣核。

根據公司財報,國晟科技2023年來自光伏元件電池的營業收入為8.48億,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來自光伏營業收入預計不到10億(2024年前三季度主營業務收入10.66億,上半年來自光伏的業務收入僅為2.55億,生態園林收入8943萬)。也就是說,公司近兩年(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的光伏板塊營收還不到18億。四個大單,特別是來自中廣核伯27.93億元大單,已遠超國晟科技期間營業收入。

那麼,中廣核為何要以一已之力,來托舉這樣一家跨界光伏伏的小企業呢?在四次招投標中,國晟科技又有何德何能,多次碾壓晶科、隆基,腳踢同樣有著深厚央企背景的一道新能、異質結龍頭華晟呢?

趕碳號前兩天曾經說過,當下的光伏即便是叢林規則,那也得有規則。怕就怕不講遊戲規則;怕就怕有人甚至利用規則合理“作弊”。

2023年9月至今,國晟科技(含前身公司乾景園林光伏專案中標情況)

01

小公司,大生意

來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網

因為實在太特殊了,趕碳號在此前曾多次報導過江蘇徐州泉山區前區長吳君下海、投身光伏的經歷:

2023年7月,趕碳號曾經為身為政府官員的吳君、國企高管的高飛攜手投身光伏賽道的勇氣所折服。

2023年8月,趕碳號亦為吳君借殼乾景園林後、被原實控人回全福挖的各種坑、各種敲竹杠吃盡苦頭,而有一絲恻隱。

2024年1月,趕碳號又跟進報導了吳君被淮安監委留置和監視居住的進展,以為這事可能給這家小公司帶來滅頂之災。但凡實控人被有關部門留置、監視居住過的,企業往往由此一蹶不振,典型的例子當屬派能科技,當然也有平穩度過危機的,像晶澳科技等。

但是現在回想,趕碳號完全看走了眼,所有的擔心都是多餘的——這家小公司跨界光伏,完全是有備而來,從起手勢就處於食物鏈的頂端。

2023年9月16日,國晟(鳳台)異質結雙碳產業園專案首批次專案集中投產。吳君自2022年跨界光伏以來首度亮相,中廣核安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建勇等出席投產儀式。

短短9天後的2023年9月25日,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發佈中標通知書,安徽國晟新能源成功中標“中廣核新能源2023至2024年光伏元件框架集采”的第七標段,容量為1GW,中標總價為12.5億元。

這個專案是什麼時候投標的呢?公司在公告中說,安徽國晟在2023年8月參加的中廣核風電有限公司“中廣核新能源2023至2024年光伏元件框架集采(7 標)”公開投標。

給人的感覺是,國晟準備開一個飯店,食材還在菜市場,中廣核就豪擲12.5億元,直接高價包場了。出手就是1GW的訂單,這讓很多頭部企業直接看傻了眼,究竟什麼來頭,這麼厲害?!

好景不長,在國晟安徽鳳台投產儀式過去僅僅一個半月後,2023年11月2日,國晟科技董事長吳君被採取留置措施,配合江蘇省淮安市監委協助調查,時間長達半年。但是,這一突發事件,並未打亂公司的經營節奏,也沒有擋住中廣核對於國晟科技濃濃的厚愛。

國晟科技官網報導,2023年11月6日,國晟(萊州)異質結10GW雙碳產業園專案,在山東萊州舉行簽約暨奠基儀式,中國廣核新能源公司總經理李光明等出席。當時,國晟世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飛出席了這場活動,但吳君並沒有出席。這是因為,在四天前,吳君就已經被淮安監委留置了,失去了自由。

如公司在後來公告中所述,國晟科技的確沒有因為吳君事件受到任何影響。2023年12月23日,公司官網發佈一則喜報,稱安徽國晟近日收到一封來自中廣核吉木乃源網荷儲一體化專案部的表揚信——安徽國晟主動全力配合專案部的光伏項目建設,提前交付優質元件,並安排技術人員即刻到現場開箱驗貨,展現出了真誠協同的服務態度,對此特向安徽國晟致以高度的讚揚和衷心的感謝。

2024年5月6日,國晟科技發佈公告,淮安市淮安區監察委員會解除對吳君的留置措施;5月10日,江蘇淮安市公安局清江浦分局解除對吳君的監視居住措施。至此,經歷半年多,吳君終於重獲自由。

與此同時,來自中廣核的2023年大單還沒履行完,新的訂單就已經又續上了。

2024年5月30日,國晟科技再次發佈重大合同公告,安徽國晟與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簽訂了《中廣核煙台招遠400MW海上光伏專案(HG30)專案光伏元件設備採購合同》,合同金額為5.39億元。國晟科技官網稱,這是全國首個手續完備、並且實質性開工的近海樁基固定式海上光伏專案,同時也是我國目前為止單體最大的HJT海上光伏專案。

短短一個月後,2024年7月1日,國晟科技又叕發佈重大合同公告,沒錯,這次還是中廣核。安徽國晟與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簽訂《中廣核萊州土山600MW鹽光互補光伏發電專案工程 EPC 總承包工程光伏元件合同》,合同金額為7.49億,計劃交貨時間為2024年10月15日。與前幾次重大合同相比,此則公告披露了交貨時間,很急,只有三個多月時間。

在去年7月,光伏內卷實際上已經進入白熱化,無數跨界光伏的新玩家這刻不知下刻的命,正為如何活下去而發愁。但是,煩惱屬於別人的,國晟科技無需焦慮——因為有中廣核的大單加持,風景總是這邊獨好。

2024年10月17日——這個時間正是頭部光伏企業為了如何活下去、在上海舉辦行業自律閉門會議的時間,國晟科技,再次中標央企大單!這次,終於不是中廣核了,招標人是中國華電集團物資有限公司,中標金額為3.93億。這也是國晟所有大單中最小的一單。

事情遠未結束。2025年2月11日,國晟科技公告,中廣核的大單又來啦!還是老面孔安徽國晟,在2024年12月參加了中廣核新能源2025年度光伏元件設備框架集采的公開投標,國晟沒有任何意外地又中標了,金額為10.43億。

至此,趕碳號得出一個結論,中廣核已經把國晟科技的生意整個包圓了。

02

一道能源,已經被碾壓到塵埃裡

在這個光伏企業的生死存亡之秋,能抱上”五大六小“其中任何一家的大腿,幾乎是所有光伏製造企業的夢想。一道新能都沒有做的事,國晟科技做到了。

關於民營企業與央國企的合作範例,無論是在光元件集采中,還是在分散式電站業務中,其實有很多。身在光伏行業,考慮到行業不易、企業不易,民企尤其不易,為避免造成沒有必要的誤解,趕碳號對此報導並不多。今天之所以關注國晟,是因為它的訂單實在太集中了,沒有任何避諱。

如果說有哪家光伏企業是背靠大樹好乘涼,人們一般都會聯想到一道新能源。曾經一度,與中廣核同為”六小“的三峽,在一道新能的股比為31.04%,即使經過多輪稀釋,也是其重要股東。

所以,當一道新能在三峽新能源的光伏元件集采招標中屢屢勝出時,人們都還能夠理解。畢竟是重要股東,支援自己投資的企業,天經地義。

即使如此,三峽也沒有包場一道新能的所有生意。根據後者公開披露的資訊,2021年至2023年1-6月,一道新能向三峽集團的銷售金額,分別為0.77億元、11.56億元和22.89億元,占營收比例分別為4.05%、13.43%和24.21%。

趕碳號看到這個比重,甚至認為這和三峽在一道的股比有些接近,當然都是公開招投標,純屬巧合而已。

當我們為一名公務員下海,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闖出一片新天地時,當我們擔心一家公司的實控人都被留置了、這家公司還能撐多久時,我們的想像力還是太匱乏了,因為人家早已勝券在握。

這種勝券在握,甚至不是以出讓股權為代價。不需要任何明星央國企的股東背書,就是靠產品說話,靠實力說話。劉勇和他的夥伴們,就像很多光伏黑馬一樣,還在勉力支撐。一方面壓降成本,一方面全力行銷。在不久前的濟南光伏展上,趕碳號甚至沒有看到一道新能的身影——能省則省,活下去才是他們產今年的主題。所以,在國晟科技這種神一樣的存在面前,IPO無望、傳聞計劃賣身的一道新能源,又算得了什麼呢?

03

第一次亮相,就擊敗了隆基與晶科

莫說是一道新能,即使是晶科能、隆基綠能等,在公正、公開、公平的集采招標面前,也輸給了初出茅廬的國晟科技。

2023年7月12日,中廣核新能源發佈2023至2024年光伏元件框架集采,總招標容量12.6GW。本招標項目劃分為7個標段:

來自北極星陽光光伏網

現在復盤這次公告略有些奇怪。根據當時的媒體報導,2023年8月30日,中廣核新能源公佈了2023至2024年光伏元件框架集采中6個標段的中標情況,元件規模5.3GW,儲備規模5.3GW。第7標段的中標結果並未在媒體報導中被提及。按常理說,如果中廣核在同一批公佈的話,媒體沒有理由不進行報導。以下為當時的媒體報導情況:

半個月以後,2023年9月14日,中廣核新能源2023至2024年光伏元件框架集采(7標)中標候選人公示。安徽國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業入圍。

來自國際能源網

此次中標單價在1.24元/W~1.26元/W之間,其中最高價由隆基綠能投出,最低價由晶科能源投出。

根據招標公告,本標段主選:P型545/550/555雙面,備選:1.P型單面;2.N雙面570及以上。項目區域為山東、新疆、河北,採購規模為招標量1000MW,儲備量1000MW。授標原則為,授予綜合排名第一的投標人。

從報價來看,國晟能源比晶科能源報價要高,可見並非低價中標。

后 記

前兩天,趕碳號在文章中還感懷於當下光伏的生態。國晟科技在中廣核大單助力下逆襲的故事,讓筆者頗感慚愧——原來我們對於所在的這個行業生態的瞭解,竟如此無知。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真正的強者、真正的狠角色,看上去可能很弱小,但實力卻強大到常人難以想像。他們,是光伏的新鮮血液。這場光伏的淘汰賽的最終結果,也會因此變得更為難以預測。

當然,我們仍然要相信,我們整個的商業生態,在包括國晟科技在內的所有光伏企業共同努力下,一定會慢慢好起來。相信光,成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