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控那些“看不見的支出”,能為餐廳擠出更多利潤空間。
在餐飲業里,成分、人工和租金一直是眾所周知的顯性成本,一些較為隱蔽的雜項成本反而常常被忽視。
雜項成本單筆金額小且分散在日常運營各環節,看似不起眼,但長此以往,會對盈利產生負面影響,壓縮利潤空間。紅餐網專欄作者蔣毅就曾表示,雜項成本,在餐廳的運營總成本裡,佔據了10%左右。餐飲微利時代,這並不是一個小數目。
但實際中,很多餐飲經營者,特別是新手小白,對餐廳成本的認知,還只停留在食材採購、員工工資和房租這“老三樣”上。即便很多人聽說過雜項成本,但具體都有啥,心裡還沒數。
對此,我們盤點了餐廳經營中,會涉及到的一些常見雜項成本,包括設備及餐具損耗成本、水電燃氣成本、清潔用品及耗材成本以及辦公室管理成本四大類。
下面,我們就圍繞這四項雜項成本展開說說,餐饮老板们也对照着好好找找,自家餐廳的“漏錢”點吧。
設備及餐具損耗成本是餐飲運營中不可避免的支出,主要涵蓋了以下幾項:
設備折舊與維修:廚房中的爐灶、烤箱、冰箱、洗碗機等設備,以及前廳收銀系統、印表機等辦公設備的日常維修和保養,這本身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設備的更新:隨著技術進步或設備老化,餐廳可能需要更換部分設備,比如更換更高效的廚房電器,或增加一些節能型設備。
餐具的損耗,廚房用具的更換:碗筷、盤、刀叉、玻璃杯等餐具的破損和丟失。一家餐廳每天會接待大量顧客用餐,餐具的使用頻率較高,容易磨損。特別是陶瓷類餐具、玻璃酒杯等都是易碎物品。另外,廚房用的量杯、漏勺、打蛋器等小型工具的更換,也是一筆不小支出。
針對上述幾項成本,如何有效控制?
一是把好設備採購關,選擇品質可靠、性能穩定的設備、工具。購置餐廳設備或工具時,不能只看購買價格,還要考慮後期的運維成本,知名品牌的設備、工具,前期投入可能較大,但從長遠來看,他們產品的耐用性更高,不容易出毛病,維修次數少,使用時間長,成本自然也低了。
第二,定期保養,及時修理。比如每周或者每月,安排專業人員對廚房設備進行檢查和保養,及時清理油污、緊固零件等,都能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平時多花點小功夫,就能省下大麻煩!
第三,該換就換,別猶豫。有些設備用太久,老化嚴重,可能會影響餐廳效率。還有一些破損的餐具不及時更換,也會大大影響顧客觀感,影響到復購。所以,對於破損的餐具、老化的設備,別捨不得。及時更新換代,反而能有效控制成本,讓廚房運轉更順暢。
水電燃氣成本,是整個雜項成本中的“大戶”。
水費:廚房用水、清潔用水以及餐廳內的飲用水等,用量較大。
電費:餐廳的照明、空調、冷藏設備、廚房電器等都需要用電。尤其是空調、通風系統、LED照明系統的耗電量較大。
燃氣費: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煤氣等是餐廳常會用到的燃料,極少部分餐廳可能還會用到木柴、煤炭等特殊燃料。
一般來說,連鎖大企業,會藉助專業團隊為餐廳量身定製能耗節約方案,可以有效降低3%-5%的成本。而中小型企業,以及個人單店,也可以通過一些策略降低水、電、燃氣的成本損耗。
比如,選用節能型電器設備,如節能冰箱、LED照明燈具等,這些設備雖然購置成本稍高,但長期使用能大幅降低能耗。
尤其在照明管理方面,門店要注意分區、分時管控,根據營業時間和區域使用方式,對燈光、空調、設備等進行分區、分時管理。例如,營業結束后關閉不必要的燈光、設備、空調等;也可以安裝智慧電錶、水錶和燃氣表,實時監測能源使用方式,通過數據分析優化使用策略。
此外,還可以減少待機能耗,通過培養員工隨手關燈、關水、關閉燃氣的習慣,避免待機耗電耗能。具體落實時,最好可以做到責任到人。有條件的餐飲店,也可以使用智慧插座或定時插座,自動切斷待機電源。
清潔用品及耗材也是餐廳日常運營中常涉及的雜項支出。
洗潔精、消毒劑、拖把、掃帚這些清潔用品,還有排煙管道清洗、空調清洗、滅蟲、滅鼠這些專業服務,都要定期安排,每樣都得花錢。
特別是排煙管道,油污堆多了不僅難聞,還容易起火,定期清洗是必須的,而且每個地區對油煙管道的清洗有著明確的要求,像北京就規定,餐廳每60天至少得清洗一次排煙管道,違反規定可能會面臨罰款。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洗碗、掃地、拖地等日常清潔外,像排煙管道清洗、空調清洗消殺等服務,通常都由專業公司提供,費用根據服務內容和餐廳規模而定。
要降低清潔/消殺服務費用,餐廳可以從日常管理和合理安排專業服務兩個方面入手。
提升對日常清潔用品的管理:餐廳可以集中採購,或者聯合周邊幾家餐飲店一起向供應商採購,將採購價壓到最低。同時,也要做好餐廳的培訓工作,並且在廚房和餐廳顯眼位置貼提示標語,提醒員工按需使用清潔用品,避免浪費。
合理安排專業服務:根據餐廳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專業服務的頻次。比如,排煙管道清洗不一定非得每月一次,如果油污不多,可以適當延長清洗週期;定期比較不同專業服務供應商的價格和服務品質,選擇性價比高的合作夥伴。
餐巾紙、牙籤、外賣包裝盒、一次性餐具、包裝袋、吸管等用品成本低,但用量大,積少成多后,很容易成為餐廳成本的“黑洞”。
例如餐巾紙,以一家中型餐廳為例,每天消耗的餐巾紙可能達到數千張,每月算下來也不是一筆小錢,如果選擇品質更好、吸水性更強的餐巾紙,成本還會更高。
茶飲店、咖啡店对一次性用品的需求更高,尤其是勺子和吸管,現在很多茶飲店都是用可降解或環保型一次性吸管,成本會比普通的要高不少。
如何降低一次性用品費用?
可以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批量採購一次性用品,爭取更優惠的價格和更穩定的供應;餐廳方面也可以推行環保理念,在店內張貼提示標語,鼓勵顧客按需取用一次性用品,避免浪費;此外,對於外賣訂單,也要提供“無需餐具”選項,鼓勵顧客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每家餐廳每天都會產生不少垃圾,這些垃圾需要定期清理,垃圾處理費用也是運營成本的一部分。不同垃圾由於運輸和處理環節的不同,收費差異較大。
比如,廚餘垃圾的處理費用可能按重量或桶數計費,而有害垃圾的處理則需要更高的成本。
關於降低垃圾處理費,也有幾個可參考的策略。
比如,做好垃圾分類,將可回收物(如塑膠瓶、紙盒)單獨分類,減少垃圾總量,降低處理費用。
再比如,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的產生。採購食材的時候,盡量選擇包裝簡單的,減少包裝垃圾。一次性用品用得少了,產生的垃圾自然也就少了。
辦公管理成本是餐廳運營中容易被忽視的部分,這塊成本主要包括:
辦公用品支出:列印紙、墨盒、資料夾、筆等日常辦公用品的消耗。這種普遍存在於有一定規模的連鎖企業,這些用品單價不高,但由於頻繁使用,每月的支出不容小覷。
通訊費用:包括電話費、網路費等,用於餐廳的日常運營和管理,花費基本上是按月或者按年支付,比較固定,也常常被忽略。
針對辦公用品的支出成本,可以通過批量採購的方式降低,同時實行辦公用品領用登記制度,避免浪費。另外,也可以減少紙質檔的使用,推廣電子文檔和無紙化辦公。
通訊費用方面,可以選擇適合餐廳需求的套餐。比如,餐廳的網路需求不高,可以選擇低頻寬的套餐,每月能省不少錢。此外,還需要定期檢查通訊費用帳單,看看有沒有不必要的收費專案。
開餐廳,雜項成本到處都是,雖然每樣看著不多,但加起來對利潤的影響可不小。
如今的餐飲行業,早已進入微利時代,餐廳的利潤已越攤越薄。老闆們如果能做到精打細算,把雜項成本管控好,把省下的錢用在提升食材和服務上,形成“好吃→回頭客多→成本攤薄→利潤增加”的正迴圈,生意才能越做越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