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在創立之初,有個聯合創始人叫韋恩。
韋恩後來選擇辭職,並將自己持有的全部股份,低價賣給了賈伯斯。
多年後,韋恩當年賣掉的股份,估值已高達350億美元。
而在離開蘋果公司後,他輾轉去了幾家公司,卻並沒有太高的收入。
當記者採訪韋恩時,他卻淡然地說道:
如果我能預知未來,也許會待在蘋果公司不走。但現在既然無法改變,那麼我認了,我不會浪費時間去悔恨。
儘管損失了一大筆財富,可他沒有過多懊悔,言語里全是接受和釋然。
因為這種心態,不管遇到什麼事,他都始終保持平和,後來又順利創業成功。
人這一輩子,難免會遇到難以預計的不幸與打擊。
你若總是憤憤不平,對抗到底,只能徒費時間與心力,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唯有接受它們,然後與之切割,你才能抽身去做更重要的事。
世上最絕的心態就是,無論發生什麼,我都認了。
01
外界的非議,認了
曾有人在微博上問蔡瀾先生:“先生,我該如何面對別人的非議?”
蔡瀾只回了四個字:“不理沒事。”
生活中,我們總會碰到一些無緣無故的惡評,和沒有由來的詆毀。
這些非議,一旦你過於在意,它就會反反覆復折磨你。
當你選擇認了,任由別人去說,它們就會像一陣風輕輕吹過,絲毫不能影響你。
歌手騰格爾還沒出名前,曾在歌壇默默打拚多年。
當時音樂市場主要以港台風格和抒情歌曲為主,他卻堅持將蒙古族傳統音樂元素與搖滾、民謠結合,形成一種另類風格。
再加上他的形象也不好,因此經常就有人在背後詆毀他。
有人評價他的音樂風格不倫不類,是“對傳統和現代的雙重糟蹋”;
有人嘲笑他土裡土氣的,說他不像歌手,倒像牧民……
聽到這些話,騰格爾氣得不行,恨不得立馬跟他們當面理論。
可他轉念一想,自己確實還沒做出什麼成績,別人難免說閒話,算了吧。
於是他咽下這口氣,不再計較。
之後再聽到別人的詆毀,他都裝作沒聽到,把心思全都放在製作音樂上。
幾年後,他創作出了《天堂》等爆火金曲,一下子就成為歌壇明星。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被評說的人,無論你怎麼做,都會有人看不慣你。
總是把別人的話放在心上,去回應,去解釋,去爭論,從一開口,你就輸了。
巴菲特說過:“要把別人的評論當作無足輕重的事。”
與其置身是非之中,被別人的非議左右言行,不如任由他人評說,自己走好自己的路。
面對閒言碎語,與其辯駁,不如認了。
少在意他人的評價,你才能覓得一片清靜之地,過好自己當下的每一天。
02
過往的傷害,認了
心理學家科亞斯說:我們人生中90%的不幸,都是因為不甘心而引起的。
現實中,我們都會經歷背叛,遭受傷害。
你若念念不忘,就彷彿在心底種下荊棘,最終把自己扎得遍體鱗傷。
學會認了,用原諒和釋懷,代替仇恨與報復,你才能解脫自己的內心,讓生活得以繼續。
看過書法家啟功先生的故事。
在特殊年代,有學生曾寫材料舉報啟功先生,說他思想有問題。
之後啟功便背負著不公和冤屈,被下放到偏遠山村。
在那裡,他每天挑土、打掃豬圈,受了很多罪。
過了很多年後,他恢復了名譽,有天突然遇到了當初那個誣陷他的學生。
學生看到他,便上前向他道歉,並默默低下了頭。
他本以為會遭到痛斥,沒想到啟功先生卻淡然地說:
往事不必再提,我們都是身不由己。
就好像在搭台唱戲一般,你唱了諸葛孔明,而我唱的是失街亭的馬谡。如今,戲唱完,也就完了吧。
對於別人的加害,他沒有記恨,而是選擇認了,並輕輕揭過。
拋開往事的他,此後一心沉浸於書法當中,最終成為一代書法宗師。
作家李明利說:“受傷后真正的高貴,不是報復,而是超越。”
對於他人造成的傷害,最好的反擊不是對抗,而是認了。
不去追究,不是懦弱,而是讓自己跳出過往的恩怨糾葛。
因為人生很貴,不必時刻背負著痛苦與怨恨的包袱,更不必為不值得的人事消耗自己。
生活的選擇權,永遠在自己手中。
對於那些陳年的傷痛,與其揪住不放,不如認了,早點翻篇,你才能輕鬆前行。
03
生活的磨難,認了
作家畢淑敏17歲時,被安排到西藏某部隊任醫務人員。
初到這樣一個終日冷寂的高原之地,面對茫茫冰川雪地,年輕的畢淑敏陷入了莫大的恐慌中。
那段時間,只要有空,她就去閱覽室讀書。
在書籍的滋養下,她慢慢平定情緒,並選擇接受既成的事實,要好好活下去。
十一年的服役生涯,幫她在醫學上收穫了巨大的成就,也由此練就了超然的心胸。
後來有人問她:你是如何度過人生低谷期的?
她回答道:先是接納,然後安靜地等待。
只要人在世間奔波,就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挫折與磨難。
與其怨天尤人,把自己浸泡在痛苦中,不如坦然認下命運所安排的劇本。
美國作家西德尼的前半生,可謂事事不順。
起初他想去打橄欖球,結果沒有球隊要他。
後來他想當報幕員,沒有劇場聘他;想成為一名演員,依舊失敗……
面對這些挫敗,西蒙尼逐漸灰心喪氣,深感人生無望。
有天,西蒙尼正準備吞下安眠藥,準備結束一切,卻不想父親剛好回家阻止了他。
父親對他說:
人生從來沒有藍圖,遇見什麼,由老天而定,但選擇什麼,由自己而定。
父親的話,讓西蒙尼如夢初醒。
此後他開始寫作,哪怕被拒稿無數次,他都全部認下,繼續創作。
依託這種平和的心態,幾年後,西蒙尼成為著名作家,作品發行量超3億冊。
小說家馬家輝說:“生命無非就是,苦來了,我把它安頓好了。”
命運時常會一次次掄起重錘把我們砸進低谷,也會一次次撲滅我們的希望。
可現實既然無法更改,持續抵抗,只會讓我們在絕望中迷失自己。
接受所有的事與願違,用雙手去改變,生活才會轉好。
對於生命裡的挫傷與苦難,請試著放下,學會說一句我認了。
認下一切苦難與不幸,以開放的心態迎接一切,所有的不順,都會變成另一種成全。
▽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曾寫過“一堵牆”。
每次他搖著輪椅想去什麼地方,那堵牆都會截斷他的去路,有時他氣得迎牆就撞,結果牆巋然不動,他自己卻頭破血流。
生活中我們遭遇的詆毀、挫折、磨難,其實都是一堵堵高牆。
若是死磕到底,只會受到加倍的傷害。
當我們不再執著地對抗,任由萬事穿過生命,你會發現,那面牆很容易就能繞過去。
正如作家愛爾西所說:
當我們不再反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即時,我們能省下精力,創造出一個更加豐富的生活。
無論身處什麼樣的境遇,學會認了,忽略那些糟糕的事,永遠專注自身。
放棄對抗,允許一切發生,能擾亂你心緒的人事越來越少,你的人生也會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