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與西交匯 新與舊碰撞
更新于:2025-04-06 03:52:39

本文轉自:新民晚報

東與西交匯 新與舊碰撞

中意版畫展呈現鮮活創造力

潘黎的作品《劇場系列(凹)》的畫面會隨觀眾腳步移動而發生變化

潘黎的作品《劇場系列(凹)》的畫面會隨觀眾腳步移動而發生變化

蘇新平作品《茶壺與它的影子》

“東西匯夢——中意當代版畫交流展”正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對公眾免費開放。展覽以版畫為媒介,呈現15位中國和15位義大利藝術家自20世紀70年代至今創作的近百件具有代表性的版畫、綜合材料和新媒體藝術作品,展現中國和義大利這兩個文明古國在當代鮮活的文化創造力和生命力。

展覽現場,義大利的銅版蝕刻、木口木刻與中國的木刻浮浮浮浮水印、現代抽象版畫相映生輝。參與本次展覽的藝術家中既有享譽世界的藝術大師,也有活力四射的青年才俊。這些作品不僅讓觀眾看到中國和義大利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積澱,同時還有當代藝術家對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充滿創意的藝術表達。

策展人之一、多倫現代美術館副館長顧佳君表示,此次展覽上呈現出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來自義大利的藝術家的版畫作品趨向於傳統,平面作品以及創作手法基本都是銅版、木版,而中國藝術家作品多在材質和手法上有探索和突破。比如,藝術家潘黎的作品《劇場系列(凸)(凹)》,在平面版畫的基礎上製造出凸和凹的形狀,隨著觀眾的腳步移動,視覺錯覺會讓人感覺到畫面似乎在不斷變化,形成小劇場效果。即使是傳統的木版畫,在題材上也有探索。比如,陳海燕的版畫作品利用了木質的肌理,用版畫文字呈現自己的夢境。細看這些字,會發現藝術家是用毛筆直接寫於板上再用刀修。還有一些成名當代藝術家的版畫嘗試,比如雕塑家隋建國的作品以記錄時間為題,卻製造出了波洛克抽象繪畫效果。

版畫是一種既古老又現代的藝術,中國人發明的印刷術、造紙術與藝術結合起來,造就了早期版畫。印刷圖像開始爆發性增長的現象出現在明代中晚期,此時正值文藝復興盛期的歐洲也同樣如此。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當時的社會經濟都在快速增長,大眾對圖像消費的需求也在迅速攀升。隨著19世紀以後藝術的現代轉型、圖像複製技術和傳播媒介的進化,版畫不再承擔滿足大眾日常圖像消費的功能,而逐漸轉變為強調藝術家的原創性。限量印製的“藝術家版畫”被提升至純藝術地位。版畫這種可複製、便於運輸的輕盈藝術的跨地域傳播,極大地促進了早期全球化圖像的誕生。

虹口區是魯迅先生倡導新興木刻運動的發源地,是中國現代版畫藝術的搖籃。多倫現代美術館所處的多倫路不遠處,就是1931年魯迅舉辦了暑期木刻講習會的長春路,魯迅對木刻青年的培養和關心,燃起了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熊熊烈火。此次兩國藝術創作者以版畫為共同語言,激蕩美學共鳴,也彰顯了這片土地“海納百川”的文化基因。

本報記者 徐翌晟

一種文學史觀的建構
一種文學史觀的建構
2025-03-26 03:59:52
初春的消息
初春的消息
2025-03-26 04:00:07
指尖上的太平之花
指尖上的太平之花
2025-03-26 04:00:15
在矛盾撕扯中前行
在矛盾撕扯中前行
2025-03-26 04:00:21
妙手神針繡江湖
妙手神針繡江湖
2025-03-26 04:00:28
曲陽石雕
曲陽石雕
2025-03-26 04:00:45
春天讀書正當時
春天讀書正當時
2025-03-26 04:00:58
越過心中那座山
越過心中那座山
2025-03-26 04:01:06
母親的石磨子豆腐
母親的石磨子豆腐
2025-03-26 04:02:25
傳茶守藝 代代不息
傳茶守藝 代代不息
2025-03-26 04:02:26
動人歌聲“唱”起來
動人歌聲“唱”起來
2025-03-26 04:02:28
讓科技賦能民族音樂
讓科技賦能民族音樂
2025-03-26 0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