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文化習俗知多少? 博物館里感受傳統之美
更新于:2025-04-06 00:19:22

本文轉自:南寧晚報

    小朋友們學習製作紙鳶竹編畫。    本報記者 宋延康 攝

  本報訊(記者 陳蕾)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它被人們賦予了重要的人文內涵。4月4日,廣西博物館以清明節的傳統文化習俗為主題,推出“我們的節日——清明節”公益課堂,讓青少年兒童從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清明,是我國唯一兼具“節氣”和“節日”兩種身份的日子。自唐代以後,清明與寒食、上巳節的習俗逐漸融合,人們在此仲春時節祭奠先祖、尋覓春光、踏青出遊。在當天的課堂上,廣西博物館研學老師從祭祀、踏青和寒食三個方面分享了古人對禮制的尊崇和對自然的敬畏,以及現代社會中傳統習俗的演變與發展。

  其中,最令小朋友們感興趣的莫過於清明時節各地的節令美食,如北京的棗糕、陝西的子推饃、江南地區的青團、廣西的五色糯米飯等。北方選擇清明節食材注重實用性和耐儲存性,南方則更強調時令性和細膩口感。節日限定美食的創新不僅豐富了人們的飲食選擇,更體現了傳統文化的創新與發展。

  春風起紙鳶飛,放風箏是中國古代普遍流行的清明節習俗之一。在手工環節,小朋友們動手體驗了紙鳶竹編畫。看著手中的彩色竹條漸漸變身為可愛的紙鳶,每個人都雀躍不已。

  當天,博物館還開展了“文化遺產周周學”活動,讓大家深入瞭解清明節的傳統習俗與文化內涵,也讓節日氛圍更加濃厚。

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
2025-03-26 02:15:04
元龍“四進士”巨松
元龍“四進士”巨松
2025-03-26 03:02:39
陳子福的摺扇情懷
陳子福的摺扇情懷
2025-03-26 03:02:46
蛤 蟆 珠
蛤 蟆 珠
2025-03-26 03:03:22
土裡有黃金
土裡有黃金
2025-03-26 03:03:52
最是春雪遐想時
最是春雪遐想時
2025-03-26 03:09:05
超然臺上的蘇轼
超然臺上的蘇轼
2025-03-26 03:09:23
“當年萬里追花季”
“當年萬里追花季”
2025-03-26 03:09:51
纏繞時光的香與念
纏繞時光的香與念
2025-03-26 03:10:01
《移情》
《移情》
2025-03-26 03:10:09
包玉明
包玉明
2025-03-26 03:10:36
《哪吒》
《哪吒》
2025-03-26 03: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