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然井:為守護先祖而挖掘的井
更新于:2025-04-06 00:21:27

本文轉自:寧波晚報

計然井。 本版圖片由作者提供

計然像

計家山

在“中國慈孝之鄉”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的黃山村計家,有一口為守護先祖而挖的井——計然井。

計家,顧名思義是姓計人家或姓計人家居住的地方。

慈城黃山的計家,當地人也稱之為:計家山,計家山屋或計家山下。

計家山,是因姓計人氏居住在一座小山的山腳下,故小山成了計家“山”,計家也成了“山”。

計家山屋,指的是小山下的房屋,又因寧波話“屋”與“下”發音相近,故“計家山屋”現被稱作“計家山下”。

至今慈城黃山計家90%以上都是計姓人居住,《東浙計氏宗譜》載:他們的先祖計然2500年前生活在這裡,又與文種、范蠡同為越王勾踐運籌帷幄。

家譜中的第一張畫像就是越相計然辛研公,讚像詩稱“更辛為計,晉國之裔……獻策匡濟……翩翩世系”。

2500多年物換星移,計家人在山下居住、生活,並挖了一口井用以取水,他們居住在山腳下,是為了守護他們充滿智慧的祖先——計然。古井前的小山,相傳是計然的墓地。

計然又稱計倪、計硯、計研。一說姓辛,字文子。因為他經常遨遊山海湖澤,因此又號漁父。

《太平禦覽》載:“計然者,蔡邱濮上(今河南商丘民權縣)人,晉三公子,姓辛氏,明文庫……少而明,學陰陽,見微而知著。其行浩浩,其志泛泛,不肯自顯諸侯,陰所利者七國,天下莫知,故稱計然……范蠡知其賢,卑身事之,請受道,藏於石室,乃刑白鷸而盟焉。”

計然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戰略家、思想家和經濟學家。

據說他是老子的弟子。《漢書·藝文志》道家類著錄《文子》九篇,班固在其條文下曰:“老子弟子,與孔子同時。”

北魏李暹作《文子注》載:“姓辛,號曰計然。范蠡師事之。本受業於老子,錄其遺言為十二篇。”也就是說,文子師事老子的時候,記錄了老子的論述,共十二篇。

計然博學多才,無所不通,尤擅長計算,善於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談論治國方略,是有史記載最早的經濟學家。

計然酷愛山水之遊,南遊到越國,范蠡驚其才,拜計然為師。

裴稟《史記集解》引徐廣曰:“計然者,范蠡之師也,名研,故諺曰‘研,桑心算’。”

計然授范蠡七策,后范蠡運用計然所授之策,他只用了其中五策,便消滅了強大的吳國。

計然七策,第一策:需求決定於經濟週期論。“知鬥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得而觀已。”即經濟的發展要懂得其規律,須預謀在先。

第二策:價格調控論。“夫粜,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末病則財不出,農病則草不闢矣。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末俱利,平粜齊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意思要注重了解經濟的實際情況,重視巨集觀經濟調控,強調平衡物價,協調好生產和流通兩方面關係。

第三策:實物價值論。“積著之理,務完物,無息幣。”主張商人在貨物交換過程中應賺取利潤。

第四策:貿易時機論。“以物相貿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無敢居貴。”重視商品品質,防止積滯。把握有利時機,以獲得更好利潤。

第五策:價值判斷論。“論其有餕不足,則知貴賤。”通過觀察事物的過剩或不足,判斷出它的價值高低。

第六策:物極必反論。“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即當商品價格貴到極點時,要及時賣出,價格跌到一定程度時,應及時購買,不至於錯過機會。

第七策:資金周轉論。“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財幣欲其行如流水。”即商品價格高時不值得投資,價格便宜的時候,需要像買珠玉一樣買入,才有價值,如此迴圈往複,方能財源滾滾。

計然七策使越國強盛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洗刷了二十年前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攻破越都會稽后屈膝投降,並隨至吳國,臣事吳王的“會稽之恥”。

《史記・貨殖列傳》記述說:越王勾踐在經歷了西元前494年的吳越戰爭,被吳王夫差打得大敗而被迫屈辱稱臣之後,立志要復興越國,“乃用計然、范蠡”。計然向越王勾踐獻計獻策,輔助越王勾踐復讎滅吳,成就了越王一代霸業。

經考證,今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黃山村一帶是古時句章縣治區域,離計家不遠的王家壩是寧波歷史上最早的城市——句章。

北魏《十三州志》記載,西元前473年,勾踐打敗吳國後,在今慈城王家壩築城,並改“句餘”為“句章”,意為“章(彰)伯(霸)功以示子孫”。

句章邊的城山渡,也是我國最早的軍商兩用港,出生於北方的計然後輾轉來到寧波慈城一帶,死後葬於今寧波江北區慈城黃山村前黃山西南面的小山中,其後人為守護計然墓地在山下挖井、居住。

計家“計然井”呈梯形,四周由長短不一、厚度不同的長方形條石砌成,為了方便取水,在井的東南角鋪有下井的石階。

據說這口井無論旱澇,常年水量充盈清澈,不會乾涸。計家世代用此井水飲用祭祖,圍繞此井居住生活,大有飲水不忘先祖之意。

清人胡亦堂《城山懷古》道:“聞昔句章縣,江城面水隈。如何雞犬地,一望盡蒿萊。潮汐無時歇,風帆此道開。當年戎守者,憑吊有餘哀。”

計然,作為有史記載以來最早的經濟學家,他提出的經濟學原理,對世人產生了深遠影響,至今對後人仍有借鑒和現實意義。

集郵的生命力
集郵的生命力
2025-03-26 00:41:59
白雲山上採茶忙
白雲山上採茶忙
2025-03-26 00:50:29
書頁里的時光
書頁里的時光
2025-03-26 00:53:31
封神“榜”的功能
封神“榜”的功能
2025-03-26 00:55:04
我的拿手好戲
我的拿手好戲
2025-03-26 00:56:58
古村文韻(圖)
古村文韻(圖)
2025-03-26 01:53:59
先春報喜圖
先春報喜圖
2025-03-26 01: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