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多久,看睡覺就知道?壽命短的人,睡覺一般有這3個特徵
更新于:2025-03-26 01:40:18

清晨的小區花園,陽光透過枝葉灑下。劉大爺滿臉倦容,拖著步子慢慢走著,每一步都透著疲憊。正巧,鄰居李阿姨也一臉愁容地走來。劉大爺苦笑著開口:“李妹子,我最近這覺啊,睡得太糟心,一晚上翻來覆去,第二天起來比沒睡還累。” 李阿姨忙點頭,嘆著氣回應:“可不是嘛,我也是,有時候感覺一整夜都清醒著,翻來覆去,太折磨人了。” 兩人正唉聲嘆氣,另一位鄰居路過,聽到他們的抱怨,神色認真地說:“這睡覺的事兒可大意不得,睡不好可是會影響壽命的!” 這話像一道驚雷,把劉大爺和李阿姨驚得瞪大了眼,兩人趕忙約好,一定要找時間去醫院看看。

睡不對折壽:3 種不良睡眠習慣需警惕

山西省中醫院代謝病科的賈曉玲醫生指出,睡眠對健康至關重要,日常生活裡,有些睡眠習慣得趕緊改掉,不然可能會給健康埋下隱患。

長期睡懶覺:陽氣損耗的 “溫柔陷阱”

週末的清晨,陽光透過窗簾縫隙灑在年輕人小張的房間。鬧鐘響了無數次,小張翻了個身,嘟囔著 “再睡會兒”,又陷入夢鄉。如今,很多年輕人都像小張這樣,休息日瘋狂熬夜,第二天睡懶覺。但這種做法可不可取。中醫講究 “久臥傷氣”,長時間躺著不動,體內陽氣就像漸漸熄滅的火苗,被慢慢耗損。尤其是清晨,本是陽氣蓬勃生髮之時,睡懶覺就像給陽氣套上枷鎖,阻礙它發散。長此以往,生物鍾被打亂,人變得疲憊不堪、精神萎靡,晚上還容易失眠。更糟糕的是,常常錯過早餐時間,胃腸道疾病也容易找上門。就像原本有序運轉的機器,因為錯誤操作,開始出現故障。

飽餐後立即睡覺:腸胃負擔的 “導火索”

老王在一家公司工作,每天下班後,饑腸轆轆的他總會飽餐一頓。這天,剛吃完晚飯,他就覺得困意襲來,往沙發上一躺,不一會兒就睡著了。飽餐後,身體里的血液就像一群勤勞的工人,都跑去胃腸道幫忙消化食物,腦內供血自然減少。這時候馬上睡覺,胃腸道消化的 “工作效率” 大打折扣,消化不良、胃部炎症的發生幾率直線上升。而且,胃食管反流也容易找上門,食管就像被潑了硫酸,遭受強烈刺激,食管炎風險增加。不僅如此,飯後馬上睡覺,食物中的能量來不及正常代謝吸收,就像倉庫貨物堆積,全轉化成脂肪,身體也漸漸肥胖起來。

帶著憤怒情緒睡覺:身體的 “隱形炸彈”

職場女性小趙,在公司和同事發生了爭執,心情糟糕透頂。晚上躺在床上,滿腦子都是白天的爭吵畫面,越想越氣,不知不覺帶著憤怒進入夢鄉。在情緒憤怒時入睡,肝臟就像被狂風暴雨襲擊的小樹苗,受到嚴重損傷,體內氣血也變得紊亂。高血壓、心臟病的風險隨之增加,嚴重時,腦梗、心梗這些致命疾病也可能被誘發。生氣時,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心臟和肺就像高速運轉的機器,負擔沉重,怎麼可能利於健康呢?

研究揭秘:睡眠與癌症的驚人關聯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的研究人員,在《癌症》期刊上發表了一項引人注目的研究。他們對 1.5 萬名平均年齡 58.5 歲的受試者展開深入分析。

研究發現,睡眠時間短的人,身體狀況普遍不佳,這類人大多缺乏運動,年齡也偏大。睡眠時間小於 6 小時,患癌風險像坐火箭一樣,直接增加 41%,尤其是在女性受試者身上,這種相關性更加顯著。從不午睡的人,相較於有午睡習慣的,患癌風險增加 60%。總睡眠時間小於 7 小時的人群,和睡眠 7 - 8 小時的相比,患癌風險增加 69%,這種情況在男性和肥胖人群中更為突出。夜間睡眠時間不足,又不午睡的受試者,罹患癌症的風險同樣顯著增加。

研究人員分析,睡眠時間短增加患癌風險,和多個因素有關。睡眠時間短,體內褪黑素分泌減少,而褪黑素就像身體里的 “抗癌小衛士”,有抗炎、抗氧化作用,能抑制癌症發生。睡眠不足還會像破壞城牆的敵人,損害免疫功能,降低身體識別和消滅癌細胞的能力。睡眠時間短打亂正常生物節律,氧化應激和慢性炎症風險增加,這些也都是癌症的 “幫兇”。此外,睡眠時間短干擾正常代謝途徑,身體容易肥胖,而肥胖與多種癌症直接相關。

好好睡覺能延壽:4 招助你睡個好覺

《美國心臟病學會》發表的研究表明,擁有 5 個良好睡眠習慣,能延長壽命,男性壽命可延長 4.7 年,女性延長 2.4 年。這 5 個習慣包括每晚 7 - 8 小時睡眠、每周入睡困難小於 2 次、每周失眠小於 2 次、不使用安眠藥、每周至少 5 天醒來后感覺良好。想要改善睡眠品質,不妨試試這些方法。

保持良好的晝夜節律:身體的 “睡眠時鐘”

夜晚 9 點左右,身體就像收到指令的士兵,開始分泌褪黑素,讓人產生困意。1 - 2 點,進入深度睡眠狀態。就像列車按時刻表運行,建議大家在夜間 11 點前入睡,保證每天 7 - 8 小時睡眠,早睡早起,給身體建立規律生物鍾。每天在固定時間入睡和起床,身體就能適應這種節奏,睡眠品質自然提升。

多曬曬太陽:睡眠的 “天然助力”

早晨 10 點或下午 4 點,陽光不那麼強烈,此時去戶外曬曬太陽,身體會像被施了魔法,促進褪黑素分泌,對夜間睡眠大有益處。每次曬半小時左右,就像給身體的睡眠系統充電,讓夜晚睡眠更安穩。

保持環境昏暗:舒適睡眠的 “小秘訣”

睡前洗個熱水澡,全身放鬆。接著,把臥室窗簾拉上,讓房間變得昏暗,營造出靜谧的睡眠環境。要是覺得不夠暗,也可以戴上眼罩,就像給眼睛營造一個黑暗的 “小窩”,説明快速入睡。

睡前禁忌事件:睡眠的 “雷區”

晚上,小張正準備睡覺,習慣性拿起手機玩遊戲,還喝了杯咖啡。結果,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其實,睡前可別喝咖啡、酒,這些會像興奮劑,刺激神經。也別做劇烈運動,身體處於興奮狀態,怎麼能安然入睡?更不要躺在床上玩手機,屏幕發出的藍光會干擾褪黑素分泌,影響睡眠。避開這些雷區,睡眠品質才能提高。

睡眠如同身體的 “修復師”,對每個人的健康意義重大。大家不妨從現在開始,審視自己的睡眠習慣,做出改變,讓睡眠成為健康長壽的助力。你平時有哪些睡眠小妙招呢?又有沒有被不良睡眠習慣困擾過?

【本內容為故事類醫療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內容所出現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為藝術加工,並非有意冒犯或貶低任何個人、團體或組織。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理性閱讀。】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