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惡?孩子是白紙?這兩種說法你更傾向於哪種
刷小視頻刷到一小女孩抱起比她小的小男孩一把丟井裡,小男孩雙手扶住井沿,一邊痛苦的求救,而小女孩不顧男孩的哀救,反而用手把小男孩的手拿開,隨著一聲哀叫男孩掉井裡,女孩淡定走開。
若不是監控下誰能想到小女孩能把小男孩丟井裡,看到這一幕心理打顫,有網友表示人性本惡表現無疑,妥妥的壞種子。也有網友說孩子下手沒輕沒重,是教育出了問題。
雙方各執一詞,人性本惡是屬於天性的,與教育無關,遺傳基因或者是基因突變等。
18世紀,法國哲學家讓─雅克.盧梭主張孩子是有天性的,並非是按照成人的意願任意書寫的白板。他認為兒童是高尚的自然人,有天賦的是非感和天生的按部就班健康成長計劃。他認為兒童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他把發展看作不連續的、分階段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天性規劃的單一的、普遍適用的進程。也就是說孩子的性格在出生前就決定好的,後續的發展就是按照內在的循序慢慢成熟,就如玫瑰和牡丹都有不同的生長週期一樣。
盧梭主張天性,也就是人性有善亦有惡,每個人都是不相同的,每個孩子需要的也是不一樣的。
然而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卻認為兒童起初是一張白紙,他們的性格均由經驗塑造。洛克認為父母作為理性的指導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通過細心的教育、有效的身教及對好行為的獎勵來任意塑造孩子。
那麼當然孩子的過錯也是父母的教育出現了問題,父母有很大責任,白紙上的點是執筆者的問題。
對於孩子的本質由天性決定,和孩子就是一張白紙,這兩個觀點你更認同哪種呢?
迷糊媽認為遺傳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而後天環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並不是單方面的問題,遺傳不可改變,但還是可以引導孩子向社會要求的方向發展的。
一個孩子錯誤的行為後面,還是有很多原因的,有教育問題,有本質的問題,還有各種誘導的問題。
把男孩丟井裡的後續來了,男孩獲救了,女孩的動機是模仿電視劇,雙方家長已和解。這樣的結局你認同嗎?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