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條熱搜:因為大量吃砂糖橘,有人變成了“小黃人”,這是怎麼回事?
砂糖橘好吃,但也要注意吃得科學哦!今天,我們就請專家來科普一下。
醫學顧問
嘉定區中心醫院臨床營養科
陳之琦 執行主任
砂糖桔富含類胡蘿蔔素,是一類脂溶性色素,使植物動物呈現黃色、橘色或红色。
類胡蘿蔔素也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物質,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具有抗氧化作用對視力、免疫力和皮膚健康有積極作用。
但是,短時間內大量吃砂糖桔,人體無法及時代謝轉化,大量胡蘿蔔素沉積在皮膚和皮下組織內,手掌、腳掌和面部等部位會呈現黃色,這種現象被稱為“高胡蘿蔔素血症”。
與黃疸不同,它不會影響眼白,也不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危害,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療。
及時停止食用砂糖桔或其他富含類胡蘿蔔素的食物,多喝水促進代謝,皮膚顏色通常會在2-6周內逐漸恢復正常。
中國營養學會最新推薦,正常成年人每天食水果200~350克。砂糖桔的含糖量較高,約為10%~13%,過量吃可能導致血糖升高、胃腸道不適、口腔問題等。
柑橘類也是水果中含鉀最高的,腎功能不全患者應根據自身代謝情況慎吃柑橘類水果。
吃砂糖橘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控制量:避免一次吃太多,尤其是兒童和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老年腎臟病患者,胃腸道功能較弱者。
巧搭配:不要只吃砂糖桔,建議與其他水果搭配食用,以保證營養素均衡。
挑時間:避免在空腹或剛從冰箱取出時吃,以免刺激胃黏膜。
要漱口:砂糖桔中的糖分和酸性物質可能刺激口腔黏膜,建議吃后及時漱口。
芒果: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和果糖,過量吃同樣可能引發高胡蘿蔔素血症。
此外,部分人群可能對芒果過敏,吃了會出現皮疹、瘙癢等癥狀,風濕病患者盡量不吃。
荔枝:含有較高的糖分,過量吃可能導致血糖波動,甚至引發“荔枝病”,表現為低血糖、頭暈、心慌等癥狀。
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未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更高。
鞣酸會與胃酸結合形成胃結石,因此不宜空腹食用吃,且應控制食用量。
榴槤:榴槤熱量脂肪含量都較高,過量吃可能導致肥胖和消化不良。
編輯:葉芳芳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用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佈,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資訊發佈平臺,如您認為發佈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