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長得像紅薯的水果能改善血脂,增強免疫力!
更新于:2025-03-26 07:18:29

說到雪蓮果,很多人都會聯想到武俠小說中的“天山雪蓮”吧!其實……它們沒啥關係。

雪蓮果經常被人誤當做番薯,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說雪蓮果。

1

是“水果”還是“薯類”?

實際上,雪蓮果只是長得像薯類,其實是水果。

雪蓮果原產自南美洲的安第斯山,是當地印第安人的傳統根莖食品,又稱為菊薯、地參果等。因為雪蓮果的味道有點像蘋果,所以又被稱為秘魯地蘋果。

我們看到的就是雪蓮果地下部分的塊莖,雖然外形看起來像紅薯,但內在和口感跟紅薯比起來差距還是挺大的。紅薯肉質細膩、吃著麵麵的,而雪蓮果肉質晶瑩如玉,口感清新、甘甜爽脆,有點像生吃荸薺的感覺。

2

名副其實的“低聚果糖之王”

雪蓮果日常不是很常見,很多人別說沒吃過,都沒有見過呢。這種少見的“水果珍品”營養是不是很特別呢?

要說雪蓮果最值得吃的營養,那就是低聚果糖。

雪蓮果塊莖含有大量的水分及糖類,水分含量高達87%以上,碳水化合物含量也較高,是土豆的近4倍。

大多數塊莖植物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都是以澱粉的形式存在,而雪蓮果塊莖中幾乎不含澱粉,低聚果糖是其主要的糖類物質,占果實幹物質的45%~65%,有“低聚果糖之王”的美稱。

低聚果糖屬於益生元的一種,是功能性低聚糖,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水溶性膳食纖維。

當我們攝入低聚果糖后,它會被腸道中的有益菌利用,促進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的增殖,發揮調節腸道菌群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一次吃太多雪蓮果,否則可能會腹瀉。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版)》中的建議,低聚果糖的特定建議值為10克/天。研究顯示:如果低聚果糖攝入量達到15~30克/天,可能會出現脹氣、排氣增多的現象;當攝入量達到40克/天,則會出現腸鳴音和腹部絞痛;當一次攝入量達到55克時,多數會出現腹瀉。

每百克雪蓮果含低聚果糖6~12克,建議一天中頂多吃1個。

3

雪蓮果的吃法

雪蓮果既然屬於水果,生吃是它最簡單的吃法,清洗乾淨削皮后即可食用,口感香甜爽脆。

除此之外,雪蓮果還可以用來做菜煲湯。切片后與雞或排骨等肉類一起燉煮,風味獨特、湯品鮮美;和銀耳、蓮子、紅棗等一同燉成甜湯也不錯;切小塊后和獼猴桃、聖女果、牛油果等一起做成水果沙拉,吃起來很清爽;還可以用榨汁機打成果汁、奶昔,口感都挺好。

切開后的雪蓮果容易氧化變色,建議切開后儘快吃掉,如果需要放置一段時間,最好準備一碗清水浸泡一下,使其與空氣隔絕。

4

雪蓮果如何貯藏?

買來雪蓮果后,建議放到冰箱0~4℃貯藏。這是因為,如果放在室溫下保存,雪蓮果的總糖和低聚果糖含量、蛋白質含量都會迅速降低,水分逐漸流失、硬度降低,品質變差。

雪蓮果清脆甘甜

如果你還沒吃過

可以找機會品嘗一下

來源:人民日報

【來源:濟南時報-新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