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跟誰結婚,都要知道的“婚戀避坑指南”(附實操方法)
更新于:2025-03-25 22:36:44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婚姻似乎變得越來越複雜和脆弱。我們時常聽聞婚姻中的紛爭與無奈,也目睹了許多家庭的破碎與孩子的受傷。其實,幸福並非偶然,需要不斷學習,更需要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用心經營。

本期將帶你學習如何去愛,瞭解如何在各個階段學習深造,包括大學時期的戀愛教育、準備進入婚姻時的婚前輔導、結婚後的婚姻輔導,以及家庭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讓我們一起踏上這趟探尋幸福真諦的旅程,為自己、為愛人、為孩子築牢幸福的基石,共創美好未來。

01

戀愛課堂

給心動一次成熟機遇

戀愛關係對於個人的成長和幸福至關重要。和很多學業知識一樣,戀愛也需要學習。這麼做不僅能幫助年輕人在戀愛中少受傷,更能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婚戀觀、生育觀、家庭觀,建立健康、長久且幸福的親密關係。

目前,儘管有些家長對孩子戀愛持開放態度,部分學校也開始設置戀愛課堂,但這還遠遠不夠。

曾有一名男大學生阿亮為戀愛問題來訪。他少年老成,頗有生意頭腦,在高中時憑一己之力做小生意並有所斬獲,且沒有影響學業。到了大學,他迅速和導師打成一片,利用老師的資源和人脈開了公司。

說起這些經歷,他滔滔不絕,神情難掩自得。然而,轉到戀愛的正題,阿亮的臉色突然變得黯然,還夾雜著些許羞惱。阿亮喜歡上了一個容貌漂亮的女同學。按照套路,他送花、表白,給對方買小禮物,假期帶她去周邊旅遊,還在學業上幫她找關係、找導師。他自認為給對方花了不少錢,出了不少力,可女孩總表現得若即若離。

阿亮不明白女孩的反應為何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樣。於是,他“買通”了女孩身邊的朋友打探消息,讓對方隨時報告女孩的一舉一動。最後,他得知女孩對與自己交往心存猶豫。一是反感他控制欲太強,什麼都要聽他的;二是覺得他不夠尊重她。

後來,知道阿亮在自己身邊設下“埋伏”,女孩很生氣,認為他在監視她。加上之前隱忍的不滿,女孩提出了分手。阿亮多次挽留,對方卻很堅定。

對於被分手,阿亮頹喪之餘憤憤不平,嘟囔道:“她一個外地女孩,除了長得好看點兒,有什麼呀?”後面“不識抬舉”幾個字脫口而出。他意識到不合適,幾近低不可聞。

看似是挫敗之下的口不擇言,但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口不擇言往往是情緒突破理性防禦后潛意識的真實表達。女孩的直覺是對的。阿亮將他有限的、在生意和學業上的小小成功當作資本,試圖在戀愛中控制對方。他內心看低對方,沒有真正尊重女孩。不難看出,阿亮表面成熟,實際只是簡單地把生意上的那套交換和算計帶入戀愛,表現有些幼稚。

阿亮的故事並非個案,反映出大學生戀愛教育的急迫性。對於青年初期的大學生們而言,很重要的一個發展任務是從高中單一的課程學習和成績目標,轉向人生更高階段、更廣更深領域的探索。其中,戀愛發展任務涉及的幾個重要方面包括:

一、在戀愛中拓新自我認知,建立恰如其分的自我認同,在關係中照見自我。戀愛一開始多有投射和理想化,過程如同放大鏡,可以讓人發現連自己都不知道的細微之處、多面性和人格陰影。比如阿亮以前從未覺察的控制欲。

二、對愛與被愛、愛與佔有、性與愛、慾望與愛、愛的能力等基本重要概念的理解、區分和深化。比如女孩常見的誤區,當說愛的時候,實質是愛上被愛的感覺;再比如男孩將得到/佔有與愛混為一談的不在少數。

三、從較封閉的單極自我出發,建立二元親密關係,涉及尊重、界限、平等、控制權等議題。如何既不在戀愛中迷失自我,也不依賴對方找到或界定自我的存在,親密的同時仍能保持和允許各自的獨立性,都需要學習和實踐。

期待戀愛課堂能夠越來越被重視,成為大學生的必修課自是非常好。倘若不能,至少可以從成為一門選修課開始,提供一份真摯指引,説明更多大學生學習戀愛,學會戀愛,開啟幸福之門。

02

婚前輔導

給婚姻一個美好開端 

由戀愛進入談婚論嫁階段,常常是一個理想純愛落地的過程,一般都要經歷現實的捶打和考驗,有時難免會面對一地雞毛。

曉曉和未婚夫大東是由曉曉媽媽帶著來諮詢的。還有不到半個月就要舉辦婚禮,請柬也發出去了,兩人卻吵得不可開交。曉曉流著淚喊道:“這婚我不結了!”大東也委屈得不得了,找岳母告狀訴苦。老母親居中調停無果,急得滿嘴起泡,心臟病都要犯了。

我快刀斬亂麻,當即跟曉曉媽媽說:“他倆都要結婚了,您要把他們當成人對待,有什麼問題需要他們學會自己協商解決,不能凡事都找您來代勞,您也不該攬這活兒。”媽媽退出諮詢後,兩個年輕人將事情的原委一一道來。

在大東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人將他拉扯大,幾年前也去世了,關於結婚的事,大東這邊出面的親戚主要是舅舅。舅舅是個講面子、愛挑理的人,又因大東的身世尤其護著他。

來諮詢的前幾天,舅舅來大東和曉曉的婚房“視察”。曉曉是嬌養大的女孩,見長輩來了,窩在沙發沒起身,只喊了聲舅舅,就繼續低頭玩兒手機,也沒給他端茶倒水。此時,舅舅已經很不滿了。隨後,舅舅轉去其他房間,看到屋內一片淩亂,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他大喊曉曉的名字,把她叫過來,劈頭蓋臉一通教訓。

曉曉開始態度還不錯,後知後覺自己確實對長輩不夠禮貌,道了歉。可舅舅不依不饒,從罵她沒家教上升到指責她父母,說她懶,不做家務,沒有做到媳婦的本分,等等。

曉曉從小到大哪受過這種氣,也接受不了做家務是女人本分等說法,當即頂嘴吵起來。舅舅在氣頭上,動手打了曉曉一耳光……

諮詢中,我和曉曉、大東確認了兩人的感情,幫助他們就對待親戚長輩、家務分擔等問題達成共識,再請大東的另一位長輩出面說和。最終,兩人的婚禮如期順利舉行。

從這個故事擴展開來,不難看出,婚前輔導非常重要。婚前輔導的主要內容包括五個方面:

一、年輕人的自我成長與父母的勇敢放手。

戀愛只要相互喜歡就行,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即使兩個人都是小孩心性,只要兩人覺得好也沒問題。但結婚不一樣,要以成人思維考慮和處理很多事情。然而,不是到了法定婚齡,人就會自動成長為心理上的“成人”。

年輕人要有意識地鍛煉自己,平時注意培養解決困難的能力。對於婚姻大事,自己做決定、自己負責解決問題、承擔後果。父母要捨得放手,不要過度包辦或干涉。

二、看到戀愛和婚姻的不同,主動溝通彼此的人際關係,便於婚後更好融合。

結婚不僅是兩個人的事,必然牽涉兩個家庭方方面面的人際關係和人情世故。如何處理和應對,兩人需要商量好章程,做好充足心理準備。大東如果能想到提前告訴曉曉舅舅是什麼樣的人,可能就不會在婚禮前出這麼大的岔子。

三、對雙方的差異做好心理準備,學會接納與理解,減少衝突。

對於來自背景和生活習慣差異巨大的情侶來說,不能小視這些差距。我們既見證過憑藉堅定信念和忠貞愛情跨越鴻溝的幸福夫妻,也看過不少滿滿愛戀的人在現實和時間的打磨中愛意殆盡,終是黯然分手。

四、充分瞭解彼此的原生家庭,提高婚姻幸福長久的可能性。

比起外在的門當戶對,現代年輕人更注重考察原生家庭。一定意義上,幸福可以傳承,指的是如果原生家庭父母恩愛,孩子的心理、人格健康和幸福能力大概率自然而然就能獲得。當然,這不是說父母不幸福的人就不能結婚。一些有早年創傷的人會加倍努力療愈自己,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愛情和幸福。

五、認識自己,了解對方,深入瞭解彼此,奠定婚姻長久的基礎。

戀愛常發生在一個點上即可成立,很多東西可以忽略不計。但是,結婚意味著全方位生活在一起。此時,三觀大方向必須一致,否則,愛情的小船有兩個不同的航向,怎能前行不觸礁?

03

婚姻輔導

給愛意一份持久守護 

經過戀愛和婚前的各種準備和跋涉,有情人終成眷屬。如果以為前面的功課做得充足就可以鬆一口氣的話,可能有點兒天真。經營婚姻,絕對是一件需要活到老、學到老的事情。

要想讓婚姻持久幸福,我們需要接受婚姻輔導,掌握四個基礎能力。

能力一:愛情與婚姻的保鮮

喜新厭舊是人性的弱點之一,如何抵禦外界刺激的誘惑,七年之癢的厭倦,僅靠意志力、法律和道德約束是遠遠不夠的。對此,雙方最好一開始就有清晰、沉著、理性的認知,並有意識地積極行動。

具體到方法,幸福的夫妻各有各的喜好和妙招。有如歌手李健那樣的段子手,生活中處處冒出冷幽默,妻子默契會心一笑,隨手記錄下有趣的點滴。也有人喜歡時不時給對方送個小禮物、小驚喜,一束花、一頓美食、一場電影都能讓人體會在一起的開心。

還有夫妻動不動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未必需要遠赴歐美或七彩雲南,可能就在城郊或街心公園漫步。只要有心,婆娑樹影、清風明月、愛人在側,誰又能說遠方的詩意不是近在眼前呢?

能力二:解決分歧和衝突的非暴力溝通能力

這裡所說的暴力不單指動手,也包括冷暴力、PUA、言語上的攻擊等。婚姻生活難免磕磕碰碰,意見不一有分歧再正常不過。只要不存在動機上的惡意,就要有決心不讓瑣事來磨損愛與幸福。

夫妻常見的吵架內容無非是家務、婆媳和兩邊親戚、教育孩子的觀念不同這幾大塊。如果注意不捲入對與錯以及控制權的爭奪,堅持就事論事,以夫妻一體出發,這些矛盾通過平和的溝通並不難找到解決方案。

能力三:包容和允許對方保留非原則性的不足/小毛病,不道德綁架對方,不強硬改造對方

一位妻子在諮詢中提到,她對老公回家一直玩兒手機上癮氣得要命。理由是老公非但不幫忙帶孩子,還樹立壞榜樣影響孩子學習,沉迷遊戲太不上進。乍一聽,理都在她這邊。可詳細瞭解她家的情況後,我卻有了不同看法。

她的家庭分工是丈夫負責在外工作掙錢,她帶著保姆一起照料孩子。分工不同,各有各的辛苦和不易,她不能期待丈夫是全能六邊形戰士。

事實上,丈夫沒有忽略親子關係,週末經常帶孩子去做他擅長的戶外運動。影響孩子學習,爸爸可以回臥室玩兒,不要在客廳讓孩子看到。至於不上進,工作之餘就這麼點兒放鬆時間和愛好,又沒傷害誰,怎麼就不能允許呢?不能因為自己不喜歡打遊戲,就用不上進來道德綁架丈夫。對方可沒要求她只能帶孩子,不可以和朋友逛街,這些都和上進沒關係啊。

能力四:情緒、感受的分享與交流

談到夫妻親密,許多人會想到身體和性的親密。並不是說身體與性的親密容易,但相較之下,感受和精神層面的親密有時候更為困難。

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很多人不會/不習慣表露情感,甚至有的人感受不到自己的感受,還有的人比如一些男孩,從小被教育不能輕易流露情緒。對某些人來說,暴露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是一件羞恥和可怕的事情,諸如嫉妒、攻擊、強烈的恐懼等,哪怕對伴侶也難以訴之於口。

在諮詢工作中,不知多少次,我聽到不同案主說,“我從未跟她/他說過我的感受”“我不敢(想)和她/他說”。洶湧的負面情緒有時令人窒息,說出口需要勇氣,還需要對方有強大的共情和承受能力。

有一次,在我的鼓勵下,來訪者好不容易回家和妻子開口。沒想到,他剛開了個頭兒,妻子就拒絕了:“我自己還焦頭爛額呢,不想聽……”顯然,這位妻子的能量僅夠處理自己的情緒,沒有餘力顧及丈夫。所以,這個能力需要雙方不斷增強自我的力量。在愛、信任、勇氣的加持下,彼此才能敞開分享最脆弱的感受並給予支援。

當然,婚姻輔導未必一定要去諮詢室。市面上有很多有關婚姻經營的書籍,都可以成為輔導婚姻的教材。《愛,浪漫和婚姻的99個重點》由一位幸福的丈夫江柏德所著。

江柏德與妻子一見鍾情,結婚多年依舊幸福如初。在書中,江柏德分享了自己的戀愛過程和幸福婚姻,並從中總結出99條關於浪漫、愛情和婚姻的經驗與建議,包括悉心呵護、相互讚譽、學會放下、製造驚喜、伴侶優先等。

悉心呵護意味著關注伴侶的情感需求,像在寒冷的冬日為對方披上一件溫暖的外套。比如,當妻子生病時,丈夫要貼心照顧,為其準備營養豐富的餐食;當丈夫工作壓力大時,妻子要耐心傾聽並給予安慰,陪他一起散步放鬆心情。

相互讚譽意味著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彼此,不做彼此的差評師。比如妻子精心打扮後,丈夫要真誠地誇讚她的美麗動人;丈夫在工作中取得小成就,妻子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製造驚喜能為愛情和婚姻增添浪漫與激情。比如在紀念日時,悄悄為對方預訂一家心儀已久的餐廳,或者送給對方一直想要卻未開口的禮物。

伴侶優先意味著在做決策和安排時,把對方的需求和感受放在首位。比如在選擇度假地點時,優先考慮伴侶的喜好;在工作繁忙時,也不忽略陪伴伴侶等。

這些建議猶如擁有幸福、甜蜜、浪漫和持久的婚姻的“處方藥”,可以説明更多夫妻經營好婚姻,收穫持久幸福。

04

愛並非天生就會,它是一門需要學習的藝術。

這是個長期的過程,儘早學習能讓我們少走彎路。

若之前未曾學習,也不必擔憂,因為“種下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在學習中成長,去領悟愛、付出愛,收穫美好與幸福。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