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也不抗劇了?
更新于:2025-04-14 14:50:11

孫儷近五年只有兩部劇集上線,21年的《理想之城》與剛超點結局的《烏雲之上》。

《理想之城》沒能複製她曾經的收視高峰,《烏雲之上》的平台熱度卡在8800+,難再攀升。

“扛劇神話”正在失效。出道即演海岩劇、手握多個爆款的孫儷,在生活中圓滿低調,但在職業上正陷入瓶頸。

01

相較於前幾年那批故弄玄虛的懸疑劇,《烏雲之上》的優點很明顯。

它的節奏很快。開篇發現碎屍後,很快進入調查——查監控,判斷拋屍地點,追蹤嫌疑車輛,調查受害者身份。

故事基本都以事件驅動,直到觀眾開始熟悉主角后,才慢慢插入人物背景——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姐姐,對父母的車禍去世懷有負罪感,無法對前搭檔的失蹤釋懷。

它也沒有故弄玄虛,伏筆回收得很快。故事採用了多個視角,每當主角調查出新的線索或疑點時,故事很快轉換到受害者或犯罪者的視角,告訴觀眾發生了什麼。

前兩集中,主角剛查出死者與一位叫白小蕙的人有關,故事馬上切入白小蕙視角——她目睹了案發現場,死者是她的好友,且有位癮君子男友。男友是白小蕙的同鄉,兩人曾合夥敲詐過一百萬。

這一敲詐的伏筆,也在幾集後回收。作為健身會所前臺的白小蕙,受雇監視老闆,無意中拍到了重要資訊。

《烏雲之上》像是一次對導演前作《八角亭謎霧》的全面修正。後者豆瓣僅5.7分,是生活流故弄玄虛派懸疑劇的反面代表案例。

這種修正最終導致《烏雲之下》成為了一部很正確但也有些無趣的懸疑劇。從拍攝手法到敘述手法,它都透著四平八穩的無聊。

兩位主角永遠在路上,不知疲倦地奔跑著,先查監控,然後孫儷開車轉場,再審問相關人員,查完了回去彙報,過幾天開個復盤會,口述案件進度與線索,又查監控,又開車,又審問,又彙報,又開會……看多了有種在陪主角上班的感覺。

這種無聊,某種程度上源於戲劇張力的缺失。故事前期沒有建立起強有力的、足以和主角形成對抗關係的反派,缺乏正邪交鋒的戲劇性。

這也導致主角的查案過程同樣缺乏戲劇性,沒有相應的阻力,沒有具備可看性的強烈矛盾與衝突,只是按部就班地進行著,一靠查監控,二靠精準的直覺。

劇中少有的幾處緊張時刻,也被導演處理得平平無奇。

比如第一集,主角趕往拋屍現場時,兇手正在銷毀罪證車輛;後續的監視調查中,嫌疑人往前一步就能發現一牆之隔的主角。警匪兩次擦肩而過的緊張感,都被溫吞的剪輯消解。

這部劇平台熱度最高8852,在互聯網上的討論度不算高,廣告從頭三集的五個降到了兩個。

平穩的《烏雲之下》並沒有平穩落地。

02

孫儷被平台和觀眾認為是“扛劇”的。

《甄嬛傳》之後的十年,她只主演了四部電視劇,其中三部都是市場非常成功的作品——《羋月傳》《那年花開月正圓》《安家》,還有一部《辣媽正傳》讓她拿到白玉蘭最佳女主角獎。

但最近五年,這種公認的扛劇能力正在失效。2021年的《理想之城》和現在的《烏雲之上》,熱度沒能達到很多觀眾對於孫儷的預期。

於孫儷來說,更大的危機來自演技。早從《安家》開始,很多觀眾認為她的表演陷入了模式化,經常用力過猛。這種聲音在《理想之城》時期也持續存在。

《烏雲之上》大概並未為孫儷證明更多。與《迴響》《獵冰》《錯位》等女性刑警懸疑劇不同,《烏雲之上》的敘事焦點完全鎖定在女主一人。

女主韓青是整部劇最豐富完整立體的角色,給到演員的發揮空間很大。韓青內心有很強烈的矛盾,她將搭檔的失蹤歸責自己——因為自己想避嫌,導致搭檔獨自負責毒品案,最終失蹤,下落不明。

她與同父異母姐姐的關係也很複雜,愛恨交織。童年時,韓青並不喜歡這個讓父母吵架的姐姐。少年時,韓青間接導致父母車禍去世后,她與姐姐逐漸變得親密。

孫儷當然是一位成熟的演員,她的表演很自然,可以演出爆發力很強的哭戲,可以用技巧很好地演繹韓青的兩種不同狀態——剛入職時的青澀,成為成熟員警后的冷靜與幹練。

但就像劇集本身一樣,孫儷的表演很好,反面是缺乏驚喜,缺乏讓人一眼就能記住的高光時刻。

孫儷最出圈的演技名場面,仍來自《甄嬛傳》。甄嬛面對不同角色死亡的哭泣反應,被觀眾不停地截圖分享;甄嬛與皇上決裂的那場戲,被拿到演技綜藝上模仿,從未被超越。

或許可以用“優等生”形容孫儷。

她一直是很用功的演員。演《烏雲之上》前,她去刑警大隊體驗生活,看了很多刑偵紀錄片,把觀察到的真實刑警的生活細節都用上了;她每天都會誦讀劇本,對角色臺詞能夠做到信口拈來。

演《影》之前,她找古箏老師教她彈琴,一週三次,因為不能戴護甲,把指甲彈碎了;演《安家》時,她發現原型人物常年穿黑色西裝,但化妝包和水杯是玫紅色,為此特地去請教了心理老師;《理想之城》開機前,她請求導演不要讓她一條過。

孫儷對於劇本的選擇也極其謹慎。

她曾在採訪中提到,以前接過不喜歡的戲,“試圖說服自己,說可能我沒有看到劇本的精髓,可能你慢慢體驗角色就好了……後來發現我進組之後,並沒有很好的全身心投入那個戲,以至於在那幾個月,我自己的狀態非常差。”

後來,孫儷把控劇本非常嚴格。她與《理想之城》製片人見面時,最開始並沒有明確出演意向,因為她沒有拿到完整劇本,她說“後面的20集劇本不垮的話,我願意跟大家做這樣一次創作”。

孫儷的經驗是,“最保險的就是從劇本的第一個字一定要看到最後一個字,你才能知道,這個劇本的成色是怎麼樣。”

這並非行業常態。之前在探討長劇爛尾的行業現象時,曾提到過去幾年,很多專案在開機時並沒有全部的劇本,業內編劇透露有五到十集劇本就可以開機了,剩下的邊拍邊寫。

這種謹慎延續到了她對角色的選擇,甚至於她的表演。

孫儷一直處於安全區,她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表演模式,也有自己青睞的角色類型,比如堅韌執著的大女主。

她即將播出的新劇《蠻好的人生》,賣保險、金牌銷售、上海話,總之是有些似曾相識的。

謹慎與安全不會出錯,就像孫儷曾經一連幾部大女主戲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在當下,安全不再是優選。殘酷地說,孫儷陷入的是一場系統性困境。

長劇市場正在面臨變革。

過去的電視台時代,在線性觀看模式下,國民演員確實能成為觀眾篩選內容的標籤。但現如今,扛劇神話只會越難越複現。

短視頻的崛起改變了內容分發方式,碎片化傳播與倍速播放成為常態,觀看習慣也被深刻改變,觀眾更傾向於內容品質與話題度,而非演員名氣。

就像此時此刻,國民演員們都有新劇,但長劇市場仍然萎靡。懸疑劇偶像劇一起端上來,一起被抬走。

長劇需要走出安全區,需要拿出更頂級、新鮮、不可替代的東西奪回觀眾。

孫儷亦如此。

來源:狐廠娛樂觀察

吳豔妮,還沒贏夠
吳豔妮,還沒贏夠
2025-04-02 14: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