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虞書欣的新劇《噓,國王在冬眠》口碑不太好。
我看了半集,實在沒看下去。
網上鋪天蓋地也是對她的批評,說她一直待在舒適區,一直用幼態的演技,這到底還能維持多久啊?
反正就是各種不看好吧。
這讓我想到前段時間趙露思生病,網上鋪天蓋地都說:趙露思你學學虞書欣吧,人家就待在舒適區,過得多好呀!
當時趙露思和虞書欣的新劇同時開播,一個撲了,一個數據很好,《永夜星河》真的很好看,我後來一口氣追完了。
當時我還寫了一篇文章,讓趙露思千萬不要跟虞書欣學。
很明顯,趙露思最近有點事業低谷,想轉型沒成功,在舒適區拍的劇又反響平平,自己還生病住院。
反觀虞書欣呢,《永夜星河》很火,她也還沒有去品嘗轉型的苦。
所以兩邊一對比,大家就覺得虞書欣的選擇是對的,讓趙露思跟虞書欣學。
我當時說,她們兩個人情況不同,一個選擇了轉型,一個選擇待在舒適區,這兩種選擇沒有對錯,只是暫時呈現的結果不同而已。而且大多數演員,早晚都會經歷轉型的。
沒想到,那麼短的時間,大家就開始批評虞書欣了,說她不該待在舒適區,甜妹是演不了多久的。
如果《噓,國王在冬眠》爆火,估計大家的評論會不一樣,會繼續誇她在舒適區待得好。
所以發現了嗎,一個人的選擇對不對,跟選擇本身沒有關係,而是跟結果有關。
結果好,別人就認同你的選擇,結果不好,別人就不認同你的選擇。
經常有人問:沒有天賦能做什麼什麼事嗎?
我的答案是:你做好了,別人都會說你有天賦,你沒做好,有天賦別人也說你不行。
大多數人,都是看結果說話的,至於選擇,反正這世上本來也沒有十全十美的選擇,哪種選擇都有不完美的地方。
對於演員來說,有好作品,你選啥都對,沒有好作品,你選啥都不對。
就算跌入低谷,只要有好作品,馬上又可以拉你出深淵。
但好作品這事兒吧,可遇不可求,誰也不能保證一直有好作品啊,總有一些作品反響沒那麼好,甚至是差。
那就接受別人挑三揀四說東說西呗,等待下一部好作品問世就好了。
成功失敗、好評差評,都是交替出現的。明白這一點,就不會因為別人的好評沾沾自喜,也不會因為差評而懷疑自己。
每次寫明星,總有人說“拿著3000工資不要操心3千萬收入的心”,咱這可不是瞎操心,而是明星會把人情世故放大,我們普通人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明白很多道理。
多看別人,也是一種學習嘛,咱如果只看自己同階層的人,不是把視野縮小了嘛。
2
說回到虞書欣,對於她來說,擺在面前的有兩條路。
一是轉型。
這是所有演員都會走的一條路,85花現在都在尋求轉型。趙麗穎已經成功了,唐嫣也憑藉《繁花》做到了,楊冪、劉詩詩嘗試過,但目前還沒有成功。
不轉沒辦法,畢竟年齡擺在那兒。不是年齡歧視,而不是年齡段的狀態不同,適配的角色不同。
一個40歲的人演18歲的少女,哪怕臉是年輕的,整個人的狀態也不對。
每個年齡有每個年齡獨特的美。
所以85花們拼了命地要轉型,早點行動的會從容一點,越晚行動越容易焦慮。
虞書欣的甜妹賽道很符合現在的她,就算有一兩部撲了也沒關係,後面有好作品,馬上人設又立住了,但到了40歲還適合嗎?
所以肉眼可見的,後面虞書欣大概率也會轉的。
好處是,轉了以後戲路更寬,壞處是,轉型真的很痛苦,轉型的過程也會伴隨很多差評。
二是一條道走到黑。
就在舒適區待著,演完甜妹還可以演甜甜的中年女性,甜甜的老年女性,開闢出一個新賽道來。
就像趙雅芝,幾十年如一日地優雅,不管風向怎麼變,人家就走優雅風。走到現在,大家也認同了。
好處是真的一直很舒適,壞處是要有非常強大的內心,得抵擋得住外界的各種誘惑,以及各種差評。
因為人是有從眾心理的,別人都轉型,自己也會忍不住要轉型。特別是跌入低谷的時候,會把轉型當作翻身機會。
不管怎麼選,都有好有壞,沒有哪條路是完美的。
所以我才覺得,趙露思不要學虞書欣,走自己想走的路就好了。
3
我們普通人不管是打工還是創業,也是如此。
沒有哪個領域是絕對最好的,每個領域都有優缺點。
你要做的,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一個適合自己的、可以長期做的領域。然後很重要的是,接受這個領域的好處,同時接受它的壞處。
不管任何事情,都沒有完美的選擇,我們只能選擇一個相對完美的,然後在這條路上好好地走下去。
你走得好,別人就會認同,就會給好評。走得不好,選的再好也是沒用的。
來源:湯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