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攝入≠完全不攝入 正確飲食攝入也能越吃越“瘦”
更新于:2025-04-14 04:56:40

當身體內多餘的能量不能被消耗時,就會形成脂肪堆積,逐漸演變為肥胖症。肥胖症會給身體帶來很多潛在的風險,不僅影響形象,更是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相關聯,嚴重影響了個人的身體健康。

單純的肥胖可以自行通過運動鍛煉、飲食干預的方式減重。但對於肥胖症的治療,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醫師孫嘉告訴家庭醫生在線編輯,需要在諮詢內分泌科的專科醫生后,從飲食、生活方式開始干預,必要時再必要時需聯合藥物、手術治療。

減肥的法則——管住嘴

本質上,減肥是一個減少攝入,加快消耗的過程。想要減肥,首先就得管住嘴。成年人一天維持基礎代謝的熱量大概需要1400大卡,那減肥的人如何在維持基礎代謝的情況下調整飲食減重呢?

孫嘉舉例,如果每天正常三餐,體重能夠長期保持不變,說明這個餐好、穩定,也說明基礎代謝率能夠耐受。這時可以保持原有的熱量不變、調整飲食比例,把蛋白質、純瘦肉的佔比往上提,然後把碳水的佔比往下降往下降,減肥的效果就會明顯。

同時,肥胖人士的膳食結構非常重要,在攝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之外,還要多吃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孫嘉表示,“挑選水果可以依據營養學,每樣水果都有明確的卡路里,通過計算卡路里就可以清晰知道自己可以食用的水果種類和數量了。此外,也要看水果的升糖指數,像龍眼、桂圓、香蕉等甜分高的要少吃。”

拒絕碳水可行嗎?減肥不能一刀切!

在中國,以米飯、麵條或是饅頭為主的主食富含碳水,在體內能夠轉化成大量的熱量。攝入的多餘熱量未被消耗完,就形成了脂肪。為了減肥,很多人嘗試斷掉主食,或是用其他食物代替主食,減少碳水的攝入。

《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情況調查(2019年)》顯示,從1982年到2019年這37年間,全國居民米、面等主食平均攝入量呈明顯下降趨勢,其中谷類食物供能比僅為47%,明顯低於55-65%的合理範圍。

但是,盲目斷食主食或代替主食的方法是不科學的,一刀切斷碳水的供給會導致身體機能的紊亂,降低身體的代謝能力。孫嘉就遇到過因為長期使用玉米代替白飯作為主食導致身體異常前來就診的患者。

孫嘉提醒,不能長期用玉米代替白飯。玉米分為甜玉米、糯米兩大類,糯米玉米含的澱粉類更多,食用得越多,越容易升高血糖。而且也不能不吃米飯,米飯里含有人體需要的的多種維生素。總的來說,減肥期間不能長期固定食用一種糧食,要知道1天食用12種食物,1周食用25種食物,食物多樣化,營養均衡更有利於減脂。。

減肥人士需按時喝水 建議每天1500-2000ml

補充足夠的水分也是減肥人士在進食的方面應該注意的一點。那麼,減肥的人每天應該喝多少水呢?

“正常人體每天需喝1500ml-20000ml的水,所以平時需多喝水。”孫嘉提醒說,切忌渴的時候再去喝水。因為細胞工作時也需要水分,為了給細胞提供一個良好的空間,要按時喝水,這樣才能更好搭配其他方法減重。

同時,孫嘉建議減肥人士不要多喝蘇打水。因為蘇打水屬於弱鹼性,不能起到減肥的作用。而且正常情況下,多數人胃裡有氣泡,所以不建議喝汽水。只要吃鹼性類的食品和普通的純凈水、礦泉水就可以了。

肥胖並不是絕症,通過飲食干預和生活方式干預一般都能成功減重,關鍵就在於堅持。減肥的過程就像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你準備好開始這場與自己的比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