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我國實施綜合防治管理策略的主要慢性病之一。除了定期監測血糖、與醫生保持溝通外,糖尿病患者通過飲食和運動管理,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品質。
那麼,對於糖尿病病人來說,在飲食、運動方面,應該注意什麼?
飲食管理
是治療基礎
飲食管理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合理的飲食規劃既能滿足患者的營養需求,又能有效控制血糖水準。
第一,規律飲食:患者應定時定量進餐,瞭解食物成分,合理分配糖類、蛋白質和脂肪三大營養物質的比例。根據年齡、性別、身高、體重等因素確定每日總熱量,並合理分配到一日三餐中,每餐定時定量。
第三,能量適宜:膳食能量管理是體重控制和血糖管理的關鍵。維持理想體重對提升免疫力和降低疾病風險至關重要。肥胖患者減重后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改善血糖控制。營養不良或消瘦的患者需在營養師指導下增加飲食能量和蛋白質攝入,結合抗阻運動,達到理想體重。老年人應特別關注預防肌肉衰減,保持健康的體重。
第四,烹飪方式:優先選擇少油、少鹽的食物,採用蒸、煮、涼拌、涮、燉等低油烹飪方式。
第五,食量控制:主食攝入要適量,多選全穀物和低GI食物;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等低GI食物,應佔主食的1/3以上。
常見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表
第六,進餐順序:先吃蔬菜,再吃肉類,最後吃主食,這種順序有助於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短期和長期血糖。
運動健康
有助於降低發病風險
運動作為糖尿病管理的“五駕馬車”之一,已被證實在降低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減少合併症風險、改善臨床指標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適量運動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血脂代謝,有助於控制血糖和體重。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糖尿病診療標準在內的國內外主要指南,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應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者每周75至150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同時每周至少進行兩次抗阻運動,以增強肌肉力量。年輕且身體健康的患者可以選擇跳繩、划船、游泳等中高強度運動,而老年患者或伴有心血管併發症的患者應選擇較低強度的運動,如健走、慢跑、爬山或騎自行車。
開始運動前,建議患者進行全面體檢,並與醫生討論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和強度,此外應準備合適的運動鞋和服裝,避免運動損傷。最佳運動時間是在餐後60至90分鐘。
對於患有心血管、視網膜或神經病變的患者,需選擇更加適宜的運動方式以確保安全。運動過程中,患者還應注意監測血糖,運動前後檢查血糖水準,避免空腹運動,並隨身攜帶糖果以防止低血糖反應。必要時,患者可能需要根據醫生建議調整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葯的劑量。
作者: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內分泌代謝科 護士長 秦花
審核: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內分泌代謝科 副主任醫師 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