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於健康方面的重視程度也已經越來越高,在過去,吃飽穿暖是願望,只求一天三餐不餓肚子,但現在不行,人們在飲食方面的追求不僅限於要吃好,更是要吃的有營養、無負擔。
實際上,飲食與健康長壽之間的聯繫是非常緊密的,正所謂病從口入,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不注意飲食衛生,還是營養搭配均衡,都會給身體健康帶來更大的麻煩,而有很多人認為,攝入過多葷食不利於健康,只有堅持吃素食才真正對身體好。
那麼,這種想法究竟是不是正確的呢?為了更好的養生,對於以下這些健康常識,大家都應該做到了然於心。
1.吃葷或吃素,對健康利弊均佔
一般來說,我們身體每天不僅需要從葷食中獲取營養,對於素食中的營養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不少人為了追求減肥,而一味地拒絕攝入葷食,肯定是不可取的。
因為葷食中的脂肪,能夠給人體提供脂肪酸代謝所需的營養,假如沒有脂肪酸,那麼人體內的一些關鍵酶以及激素合成,勢必就會受到影響,這樣就會給身體的內分泌代謝造成紊亂。
與此同時,素食中所含有的一些维生素,也是葷食中所不具備的,而只有給身體補充了足夠的維生素后,一些關鍵的物質才能夠有條不紊地被合成,否則就會導致身體的代謝出現紊亂。
所以,在日常飲食上,一定要做到葷素搭配,只吃葷或只吃素,都會對健康帶來影響。
2.葷素應該怎樣搭配最為合理?
古人說,飯要吃七分飽,其實這句話是有科學依據的。我們每頓飯之所以不能吃的太飽,主要是因為太飽了會導致胃沒有足夠的消化空間,這樣反而不利於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那麼,對於葷食和素食的攝入,究竟有沒有相關的搭配原則呢?
其實是有的,一般來說,每天可以攝入七分素食,三分葷食,這樣搭配,就能夠很好地滿足身體各項生理活動所需。
首先,七分素食可以給身體補充所需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包括膳食纖維等;而三分的葷食則可以滿足身體所需的脂肪、熱量,這樣一來,既不會長胖,也不會營養缺失,可謂一舉兩得。
3.應該如何選擇正確的食物?
有人認為,只要不吃肥肉,就等於沒有攝入葷食,其實這樣理解是不對的。
所謂葷食,並不完全等同於脂肪,葷食,是指食物中所含的熱量非常高、糖分也非常多,這類食物被身體吸收之後,其熱量可以被身體部分使用,而糖分在被身體吸收以後,一部分可以用於能量代謝與物質合成,另一部分則主要用於合成脂肪。
所以,攝入過多甜食,其實也會使身體變胖,尤其是長期攝入高能量的食物。
那麼,應該如何搭配食物呢?
一般來說,每天可以摄入足量的蔬菜、瓜果,比如胡蘿蔔、西蘭花、黃瓜等等,這些食物大部分都是低熱量的,多吃不僅可以促進胃腸蠕動,而且還能夠滿足身體新陳代謝所需的營養元素。
而肉類的選擇,建議大家以牛肉、羊肉等為主,這些肉類所含的脂肪含量很低,並且蛋白豐富,在滿足身體所需的同時,也不會增加身體負擔,因而有益於預防“三高”,對健康長壽有説明。
當然了,除了上述所涉及的這些知識外,大家在平日里還應該注意保持規律的作息、良好的心態以及適度的運動,只有從方方面面入手,才能真正做到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