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紅薯已進入生長後期,這一時期是進行膨果和乾重積累的關鍵階段。那麼,在這個時期應如何管理紅薯才能實現更高的產量呢?接下來,我將為大家推薦一個非常適合當前階段的紅薯高產配方!
本次分享的配方包含肟菌酯.戊唑醇、氯化膽鹼、磷酸二氫鉀以及28高芸苔素.噻苯隆和烯效唑。為什麼選擇這樣的組合呢?
首先來看肟菌酯·戊唑醇的作用。由於今年降雨量較大,在紅薯生長後期使用殺菌劑尤為重要以防止病害發生。肟菌酯不僅具有預防作用還能治療現有疾病;而戊唑醇則能夠抑制葉片過度生長,從而促進健康植株形成。建議每畝施用75%濃度的肟菌酯·戊唑醇15克。
接著介紹氯化膽鹼——該成分對於地下塊根作物如紅薯、土豆等特別有效,可顯著提高其體積大小,並加速葉綠素生成,使得植物顏色更加鮮亮。推薦用量為60%純度氯化膽鹼20克/畝。
至於磷酸二氫鉀,它在這一方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在需要大量磷鉀元素支持的情況下。此外,充足的磷鉀供應也是發揮氯化膽鹼最佳效能的前提之一。因此,在此階段建議每畝施用99%純度磷酸二氫鉀200克。
28高芸苔素與噻苯隆作為優秀的植物調節劑,不僅有助於增強光合作用效率還促進了根部發育。相比單獨應用芸苔素而言,這種複合製劑效果更佳。推薦劑量為0.016%濃度的28-高芸苔·噻苯隆溶液10毫升/畝。
最後提到的烯效唑主要用於控制旺長趨勢同時對紅薯塊莖的影響較小。特別是在多雨地區栽培時更顯重要,因為它可以幫助減少莖葉與塊根之間對養分的競爭,進而保證產量不受損失。通常情況下,5%含量的產品30至40克/畝即可達到良好效果;若遇到特別旺盛的情況可以適當增加至40至60克之間。
除了上述提到的促進膨大措施外,防治蟲害同樣不可忽視。針對不同種類的常見害蟲,這裡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案供參考:
1. 針對紅薯青蟲問題,可以選擇5%溴蟲氟苯雙醯胺10毫升或15%的蟲蟎腈茚蟲威30毫升兌水30斤噴洒處理;這兩種藥物均可與其他增產措施結合使用以取得更好成效。
2. 對於白粉虱侵擾,則可採用20%烯啶蟲胺30克或者28%殺蟲環·啶蟲脒40克溶解於30斤水中后噴施。
3. 如果發現有地下害蟲出現,則需通過滴灌或直接澆灌根部的方式來解決,例如採用20%聯苯噻蟲胺1000克/畝或是50%敵百蟲·辛硫磷500ml/畝。
從開始膨果直至整個生長期結束期間,合理地重複使用(約2到3次)這套高產配方將有助於顯著提升紅薯產量。如果您的田地里正種植著即將進入快速生長期階段的紅薯,不妨嘗試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