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媽媽養出的懦弱自卑孩子,如何改變命運?
更新于:2025-04-11 06:39:25

自卑是一種非常消極的心理現象,不僅成年人會有,孩子也會有,這種自卑心理對成長非常不利,自卑的人往往性格比較內向,比較孤僻,這種人一般都是自我評價比較低,習慣性的貶低自己,不斷的放大自己的缺點,從而影響到以後的學習和工作。

自卑脾氣並非一成不變,它與孩子所處的家庭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繫,而最關鍵的,就是和孩子長期相處的母親,孩子從小就對母親有強烈的依賴性,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一個母親自卑、無助、缺乏安全感,那麼孩子就會有自卑的心理。

張小雅到現在都忘不了,從小到大,家裡從來都不太平,三天吵一架,五天吵一架,漸漸地,她們學會了把小雅關在屋子裡吵架,之後也不管小雅了,當著小雅的面,直接宣戰。漸漸地,父親回來的時間越來越晚,身上還帶著一股酒氣,母親也開始破口大駡,這一次,父親立即將母親按倒在地,打得頭破血流,母親低聲求饒。

於是吵架、打架就成了小雅家的家常便飯,小雅也漸漸習慣了躲在被子裡哭,漸漸的,她就厭倦了,有時候,她忍不住問母親,為什麼不離婚呢?媽媽嚇了一跳,怯生生地說:“我住哪兒去了?誰稀罕我啊!”

小雅翻出媽媽以前的照片,媽媽年輕漂亮,衣著得體,但是結婚後,母親衣衫襤褸,頭髮亂糟糟的,身材也開始走形,買水果的時候,總是穿著拖鞋,跟攤主討價還價,完全沒有了往日的優雅,小雅給媽媽看,希望媽媽能振作起來。但是媽媽立刻把照片搶過來,鎖在抽屜里。

念書期間,小雅老同學們經常聚在一起,討論家裡發生的趣事,小雅都會避而不談,她不想讓學生們知道家裡發生了什麼丟人的事情,小雅漸漸變得內向,不願意交朋友,覺得別人比她好,小雅在學習上遇到不懂的情況也不好意思問同學老師,考試成績總是忽上忽下。

工作之後,小雅發現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比不上別人,朋友們對她都很好,有什麼團隊活動,她都會叫小雅,可是小雅卻很緊張,生怕自己做錯了事情,配不上她們,一直拒絕。漸漸地,朋友們都不會再給她打電話了,領導讓她跟她一起去談業務,小雅卻一直推三阻四,把領導氣得夠嗆,這麼多年來,很多朋友都升職了,而小雅卻一直在做行政秘書。

小雅要嫁人了,丈夫對小雅很好,可是小雅卻被媽媽給害慘了,在一些瑣碎的事情上,她總是跟丈夫較勁,丈夫一鬧,小雅就變得膽小了,完全沒有了主見。久而久之,丈夫就不把小雅放在眼裡了,小雅母親的自卑,一直困擾著小雅,讓她很不舒服,這樣的小雅,怎麼可能會幸福呢?

母親對孩子的危害太大了,舉例說明三種性格類型的母親,很容易塑造出自卑的孩子

一、忍耐過度的母親

有些母親受舊觀念的影響,不明白你是一個人,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結了婚,丈夫就是家裡的主心骨,有什麼不合理的,有什麼不能爭的,有什麼委屈,就默默承受,就算受到家庭暴力,也要忍氣吞聲,離婚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恥辱。

如果一個孩子跟著這樣的母親,他一定會受到傷害。遇到不合理的事情,就是自己沒有能力,這是命中註定的。媽媽們並不知道自己在孩子身上起到了多大的“榜樣”作用,給孩子帶來了多大的危害,孩子和母親一樣,會下意識的產生消極、悲觀、自卑,做事只知忍讓,不知進退,與幸福擦肩而過。

二、懶惰、不上進的母親

有些媽媽結婚後,不求上進,糊完了工作,就打牌打發時間,一遇到比自己強的人,就會自怨自艾,在孩子們面前埋怨自己有多辛苦,沒有時間去學習和訓練,一個人的優秀是命中註定的。

孩子跟這樣的母親在一起,時間長了,肯定會不願意挑戰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變得無所事事,沒有勇氣去克服挫折,長此以往,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信心,覺得自己就是這樣,註定要做一個好人,毫無疑問,這種自卑心理會阻礙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三、一個缺乏自信的母親

自信的人是最美麗的,也是最有責任的人,但如果沒有自信,一直處於自卑心理的母親,總是擔心自己不如別人,擔心自己不能和別人相處,遇到事情不能做出決定,害怕自己做錯了事情,給自己帶來不便,而且一旦出了事,他也會將責任推給別人,幸好他沒有這麼做。

一個缺乏自信的母親教育出來的孩子,一定會像母親一樣,不能堅決地解決問題,只想著逃避責任,沒有責任,照顧不了自己,照顧不了身邊的人,他們心志不堅,一旦遇到挫折,就會手足無措。

什麼樣的母親教育出怎樣的孩子,只有媽媽們的自信心,才能更快地教育孩子。所以作為一個母親,她必須明白自己對孩子的重要性,也要明白自己要承擔的責任,堅信每一位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堅強的心,有自信,有獨立的性格。

雖然大家都是正兒八經的父母,但是對於“文化教育”,大家都不是很熟悉,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和習慣來教育孩子,因為他們的工作經驗不一定適合自己,也不一定是科學研究的物件。

強烈的親子交流是個人化文化教育的基礎,當孩子的文化教育遇到困難時,正確地引導情感是一種獨特、合理、溫和的解決方法。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