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醫護人員嚴選”都成帶貨方向了?
前有手術室醫師鞋爆改洞洞鞋,通勤路上人腳一雙,“洞門”人哪裡都是組織。沒想到後來網友連人家身上那套工作服都想扒下來:“純棉還顯瘦,真的不能做睡衣嗎?”
衣服做出來自然是給人穿的,但醫護人員的衣服給人的職業想像感太強,穿上感覺自己不該在臥室而應該在手術室,熬夜玩手機都玩出了一種值夜班的使命感。
當睡衣的好處也是有的:有種倒頭就睡、多睡一秒都是賺的感覺。
眾所周知,睡衣常被用來指代一件舒適但“不怎麼穿得出門”的衣服,但醫護人員的工作服早已突破了藍綠色的刻板形象,憑藉體面的剪裁和各種潮色,成為醫學生和醫護工作人員日常通勤的時尚OOTD(Outfit of the Day)。
果然這個世界上就沒有時尚的風吹不到的地方,連手術室也不例外。
01
醫護服的好用終於傳出醫院了?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醫護服成了又一個便宜舒適,且功能有待挖掘的時尚單品。有釣魚馬甲這一成功案例在前,剛剛發現醫護服的打工人迫不及待地發掘出各種功能。
果然,找到一件適配任何場景的衣服,是人們從未停止過的執念。當他們發現醫護服既舒適又體面時,醫護服很快被推選新一代“不按說明書意外好用”的時尚單品。
“想買醫護服當睡衣穿行不行?”“運動風醫護服真的不能穿去運動嗎?”“通勤穿醫護服感覺很方便……”曾經的家居服、運動服和通勤工作服彷彿統統都能被醫護服搞定,人們這才發現原來醫護服也是可以穿在手術室外走來走去的。
圖源:《機智的醫生生活》劇照
嚴格來說,醫護工作者這身神似睡衣的兩件套叫“刷手服”(Scrub)。
顧名思義,就是醫生進手術室前進行“刷手”這一操作穿的衣服,洗乾淨後由護士協助穿上手術服,說白了算手術服的內搭。
刷手服看起來似乎完美滿足了打工人上班通勤穿搭的幾大要義:不需要每天苦惱如何搭配,起床趕地鐵直接成套穿走;看起來不會太莊重太過度打扮,也不會太隨意不得體,“職業又時尚”;最重要還是寬鬆舒適,“穿了跟沒穿一樣”。
除此之外,各種高級感配色讓人乍一眼誤闖老錢靜奢風秀場,掐腰收腿的版型、吸汗排汗的功能又堪比工作服界的lululemon,難怪讓人感慨“不是醫護人員也想過一把癮。”
醫護人員則不需要擔心與同事格格不入,穿上刷手服就能成為一個完美融入醫院任何場景的NPC,既有汗蒸服和睡衣混搭的休閒,又有職業感。出門在外有身份的好處在於,“穿著刷手服下班,超速被交警攔下,他還以為我是在出急診,沒給罰單。”
穿刷手服通勤好比早八糊弄穿搭,從共享單車上跳下來披件白大褂就能開始幹活,主打一個快捷方便。值夜班時,穿著工作服睜眼就能幹活,趴下補覺時有能當作睡衣。
難怪說一旦開始穿刷手服上班,這輩子就定型了。畢竟大多數醫護人員在家穿睡衣睡覺的時間,還沒有在科室穿刷手服值班的時間長。
但是穿進手術室的刷手服有嚴格的規定。因此,醫護人員實現刷手服自由,一般會準備3套:一套當睡衣,一套通勤穿,一套手術穿。乍看很多,實則已將極簡之道發揮到極致,用3套衣服就能應對不同生活場景的需求,此乃大道至簡。
雖然看起來很省錢,但也讓人懷疑:他們在家穿刷手服真的睡得著嗎?不會有一種一直沒下班的感覺嗎?
或許正是由於影視劇為刷手服賦予了莫名強烈的職業感,刷手服通勤外穿黨大部分為醫護人員和醫學生。
非醫療從業者通勤外穿時都要三思:萬一地鐵上呼叫醫生把我抓過去了怎麼辦?
於是退而求其次,他們將刷手服奉為新一代舒適睡衣——畢竟睡衣不用穿出門。
刷手服大多為V領短袖短式,天生具有睡衣優越的形制:左看像睡衣,右看像睡衣,如果不是“手術綠”配色深入人心,肉眼看不出和睡衣有什麼區別,唯一不同的可能是它一般不叫睡衣。
要說性能,刷手服的舒適透氣不亞於睡衣,畢竟最早就是為醫護人員長時間工作而設計的,必須足夠方便足夠舒適,前胸、肚子、大腿、屁股都設有口袋。也不怪一生愛要衣服連結的中國人要到醫生身上。
但當你向一些醫護人員詢問是否可行時,大概率會得到兩極的答案。
買刷手服有講究,國內部分集體採購的刷手服是厚棉布做的老版本,便宜但硬得硌人。要達到舒適的效果,需要像盤串一樣把衣服盤個百千遍,“越爛越舊越多補丁,穿起來越舒服”。你才知道,原來刷手服和古著衣信奉著同樣一個原則,戰損版才是最後的隱藏彩蛋。
但你最好不要試圖去感化一件原本就梆硬的刷手服,按照醫院漂洗時加消毒水的劑量,“就算編織袋洗完穿著也舒服”。
也就是說,當你想避開睡衣花裡胡哨的價格品質坑,買一件舒適簡潔又便宜的刷手服時,你很可能已經掉入另一個坑裡。
而最早一批流入手術室外的刷手服,據說是醫護人員穿到舒服的刷手服,覺得太好穿於是才私下“拿出來”的。畢竟醫院的刷手服按照身高隨機分配,找到一件軟硬適中、尺寸合身的刷手服是需要運氣的事。
想要買刷手服得擦亮眼睛,看準面料。目前市面上舒適的刷手服面料主要以純棉為主,或許唯一和睡衣不同的是,部分刷手服保留了聚酯纖維的快乾、耐磨和抗皺特性。
大部分刷手服的研發方向其實和運動服更相似一些,講究舒服排汗透氣。一搜刷手服,什麼夏天冰絲彈力面料,什麼速幹吸汗科技,什麼抗菌防異味,不知道的還以為誤入了哪家運動官網。
不同的是,以上名詞放在一件運動服身上可能價格不菲,但卻是每一件刷手服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哪怕它可能是上面提到的不太好穿的那種版本。
非醫護人員圖舒服買套刷手服當睡衣穿可以理解,但有單位配套刷手服還要買的醫護人員卻不被理解,“哪有驢給自己買磨盤的”?
醫護從業者為自己買刷手服和白大褂,本質上跟初入職場為自己買西裝是一樣的,無論如何都是寄託了頗多對未來期望的功能服飾。“這玩意上班才懂會越看越煩,越買越便宜,最後恨不得裹個床單去。”
刷手服和白大褂一樣,儀式感最足的地方在於胸前可以定製刺繡。
能繡上自己名字的應該都是自費購買、質感較好的刷手服,刻上標記還能防止被別人穿走。而繡特殊圖案,比如自己喜歡的角色,又好比舉著網路身份證裸奔。原來刺繡和廣告招租位有異曲同工之妙,看你要推銷自己還是自己的癖好。
普通人購買醫護從業者的工作服常常還會誤買到品質奇差的產品,蹲下就開裂,用手一扯居然能夠撕開。
正準備義憤填膺地去理論一番,“後來才發現是情趣用品……”
02
醫護人員給自己買刷手服可以理解:穿著舒服又體面,還省下買其他衣服的錢。
但看到醫護人員花四位數給自己買刷手服和白大褂,這事兒就讓人有點詫異了。
怎麼,原來刷手服和白大褂也有高端品牌線?
自己買的奢侈服裝倒是可以穿去上班通勤,但為了上班這個場合專門買一件上千塊的工作服還是太超綱。這種感覺就好比牛馬迫不及待地給自己備驮具,還是純金的。
和西裝類似,作為職場戰袍,醫護人員的工作服撐起了大部分的排場和面子。而人們不惜找專人定製一套義大利手工裁剪西裝,為此拋擲沒有天花板的金錢,卻奇怪地對白大褂沒有任何要求。
這或許和不同國家不同的醫療體系有關。在中國,制手服和白大褂大多由醫院統一發放,印象中十幾塊的工作服相當於罩衣,髒了黑了皺巴巴都不要緊——自己的衣服沒髒就行。
更不要說白大褂毫無裁剪有如麻袋的設計,短袖的穿上像後廚打雜的,長袖的穿上像麵點師傅,扣著扣子像要進廠的,敞著穿像精神病院跑出來的。多少人通過影視劇建立起的神聖的職業光環,被現實擊得粉碎。
原來醫生的性感來源於“把白大褂穿出披風戰袍的感覺”,你以為看上了醫生,其實只是看上了影視劇裡演員特寫、踩點BGM和慢動作。
而在比如美國這樣的國家,刷手服是醫護人員的日常服裝,甚至穿去超市、餐廳都很常見。而且大多數刷手服和白大褂需要自購,他們人均擁有3-6套。根據之前公開的數據,美國護士行業的男女比例大約為1:15,要知道在任何服裝品牌的忠實消費群體中,一旦女性比例超過80%,其賺錢能力將會非常強勁。
基本需求有了,差異化的需求也隨之而來。
作為一種職業裝,“面子”屬性催生了醫護工作服的高端產品線:有上千一套的刷手服,也有義大利裁剪的白大褂,挺闊得如同巴寶莉風衣一般。
比如把白大褂賣出“無印良品高端線”既視感的日牌Classico克萊希。
克萊希的PIMI系列直接對標高定,採用義大利西裝的立體剪裁,在日本當地有專門的清洗維護服務。哪怕如此,其1000-2000元不等的要價,仍然讓不少在學校還穿著幾十塊白大褂的醫學生歎為觀止,只能推測“買這件白大褂的人一定很熱愛他的職業吧?”
買了的醫生則表示“只是需要一件開會和正式場合穿的白大褂”,最後輕飄飄地留下一張會議場照,連凡爾賽都是淡淡的。
作為一個賣工服的品牌,克萊希博人關注的打法實在緊跟潮流。
首先,克萊希通過瘋狂地贊助醫療影視劇闖入觀眾視野,比如日劇《危險的維納斯》、《神探伽利略》、《最強的名醫》等等。去年還官宣與國產劇《治癒系戀人》合作,贊助了羅雲熙身上這件完美符合公眾幻想的白大褂。
所以就不要問為什麼現實里看不到穿成這樣的醫生了,人家穿的也算是白大褂里難得一見愛馬仕了。
其次,作為一家高端醫護工作服,克萊希刷手服卻瘋狂聯名各IP,本來極簡風就容易撞款,這下更是越來越像快時尚。
2025年2月,克萊希剛剛官宣了與法國巴黎知名甜點品牌Sadaharu AOKI Paris的聯名,把小蛋糕畫在刷手服上,4月8日又立刻宣佈與史努比的聯名即將開售。
在此之前,他們還與奧特曼、海賊王等等知名IP進行過聯名合作,售價在人民幣400-800元不等。
白大褂走型男風衣路線,刷手服卻走快時尚可愛路線,克萊希稱這是因為他們希望“把微笑帶到工作場合”。說白了,白大褂那是用來撐場子的,刷手服才是生活。
但顯然,一件衣服的成功不只在於行銷。
最質樸的方法就是穿著衣服在街上走一圈,看看有多少人要連結。而一件成功的刷手服,會讓人忽略掉強烈的職業既視感,純粹被美觀和舒適吸引,問就是“想過把當醫生的癮”.
這個美國品牌FIGS也是一個把醫護制服做成奢侈品的品牌。
FIGS於2021年上市,2023年全年業績營收達到了5.456億美元,增長勢頭迅猛。賣得這麼好,主要是核心技術能打,專有面料有FIONx™和Silvadur™抗菌技術。
性能上來了,只要在外型上引入流行元素和現代剪裁,便能贏得大部分的口碑。FIGS被稱為是刷手服界的lululemon,在Instagram上已經有超過120萬粉絲,並且在Meta社群里有超8w的二手買賣群,很多頭部護士KOL也和他們簽約。
所以為啥“醫護人員嚴選”總能火呢?
醫護人員的腳帶火的時尚單品太多,他們腳上正在穿的柔軟透氣的洞洞鞋不光統一了手術室,還統一了大江南北;曾經馬丁博士為腳摔傷病人設計的靴子,後來也成了時尚寵兒馬丁靴;骨科醫生馬特·沃登最早用來説明病人進行恢復訓練的五趾鞋,也成了新的保健鞋。
更不用提什麼勃肯鞋、hoka 、大黃靴……現在連他們身上這套神似睡衣的刷手服都能賣出高定款。
看來時尚終究讓位給了舒適。憑心而論,如果說這真的是一件睡衣,你可能會對這樣一款平庸的睡衣興趣缺缺,哪怕加了再多花裡胡哨的圖案,這依舊看起來像一件睡衣,充其量是一件更貴的睡衣。
但如果說這是醫護人員穿來工作的刷手服,這檔次就不一樣了。
你想想,刷手服原本是能進無菌手術室,能保障醫護人員長時間舒適工作的衣服,現在卻只是被你當作睡衣,好比殺雞用牛刀。
醫療職業賦予了刷手服專業背書:那麼多具有專業權威性的醫務人員都選擇了它,那它一定有過人之處。曾經有一個消費者神經科學實驗證實,這種信任遷移能使品牌好感度提升57%,購買意向提升33%,並且在患者群體中尤為顯著。
其次,醫療服飾的傳播具有特殊的職業特徵,表面上看工作服只在固定的醫院場合穿著,但實際上得到曝光卻遠超普通職場環境。如果一名醫生平均每日接觸15-20位同事、30-50位患者及家屬,這意味著其著裝服飾每周可獲得300-500次的有效曝光,平白無故就能收穫最極致的地推效果。
不管怎麼說,衣服穿出去就是讓人看的,有人想買舒服的,有人想買好看,也有人不惜一擲千金買個保命的。
在一眾奢侈白大褂種,有一個類型的白大褂既不是牌子貨,裁剪做工也沒有很突出,但依舊憑藉防刺防捅防割功能打出1800的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