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工作租給我了”
更新于:2025-04-10 15:37:10

本文轉自:勞動報

“有人把工作租給我了”

工作轉包流行,是職場智慧還是暗藏危機?

  ■勞動報記者 張銳傑 

  “有個人好像把自己的工作租給我了。”“高薪找長期外包。”“第一批跨國外包已開始合作,感覺良好。”……近期,一場關於工作轉包的狂歡在年輕職場人中流行。職場人們自詡為工作上的“二房東”,將工作轉包出去,期望通過“鈔能力”化解工作的繁瑣。而在“招聘帖”下方,則是許多尋找機會的人,他們盡情自我推銷,希望分一杯羹。記者調查發現,工作轉包看似你情我願,實際卻蘊含許多風險。

  現象

  工作轉包流行

  多集中於文書類工作

  “有個人好像把自己的工作租給我了。”在某社交平臺上,這是一條收穫了近2700條評論的熱門帖子。帖主講述了自己通過代寫文案賺錢的經歷,其“業務範疇”包含朋友圈文案、推文、演講稿、彙報等。在帖子的最後,該帖主認為,這類似於二房東,把工作轉包,也是一種賺錢的思維。

  在這篇帖子下,許多人對此表達了極高的興趣,紛紛留言。這些留言多集中在兩種類型,一種是急需尋找服務的職場人,他們坦言,花錢轉包工作,不僅省時省力,還順便體驗了一把當“甲方”的快樂。而另一類人則在尋找機會,他們留言自薦,甚至直接貼出簡歷,明碼標價。一些從事過類似工作的人還分享心得:收錢辦事,還不用處理職場複雜的人際關係,剝離了職場環境的工作看起來更加純粹,工作效率也直線上升。

  在社交平臺上,類似的帖子並不少見,有人招人,有人自薦,甚至有人做起“跨國工作轉包”等中介業務。事實上,社交平臺之外,一些電商平臺上早已有類似服務售賣。記者梳理髮現,轉包工作多集中於文案寫作、PPT製作、EXCEL表格製作等文書類工作。以文案書寫為例,記者詢問了幾名服務提供者發現,價格標準並不一致,千字文的價格從100元至500元不等。一名賣家表示,代寫價格按字數計算,千字200元至400元不等,收費視難度而定。

  調查

  工作轉包

  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好”

  工作轉包看似商機無限,實際果真如此嗎?記者分別以承包工作和購買服務的名義進行探訪發現,這一行競爭激烈,接活、派活遠不如想像中美好。

  記者在多條相關帖子下承攬“代寫文稿”的工作,並試圖加入工作轉包群,然而,截至記者發稿,這些“求職資訊”石沉大海,並未得到回復。僅有一名“同行”誤以為記者在尋找寫手,私信詢問,“你好,還需要寫稿嗎?可先試稿。”

  激烈的競爭,迫使服務提供者們互相內卷,一名文案代寫者給記者報價千字200元至400元,見記者心有顧慮,直言“第一次合作可以按50%收費,看看效果。”而另一名代寫者則直接開出更低籌碼,不僅千字僅收100元,還承諾“可反覆修改,改到滿意為止”,且價格還能再談。

  對於買家而言,屏幕對面的服務提供方品質良莠不齊,招人猶如霧裡看花,想找到合拍的並不容易。在記者尋找代寫服務的過程中,有代寫者表示,雖然沒接觸過類似題材,但依然“希望試試”。從事財務工作的石小姐曾有過一次尋找外包的經歷,當時她需要對新人進行一次培訓,由於時間緊、要求高,她把不擅長的PPT製作包給別人,然而實際效果卻並不如意。“雖然對方給回來的東西乍一看還不錯,但涉及專業內容就經不起推敲了,花了很多時間溝通還是達不到預期,最後還是我自己修改。”她坦言,這次不順的經歷讓自己放棄了工作外包的想法,好在隨著AI的發展,她如今已找到更具性價比的“助手”。

  專家

  警惕構成違約侵權

  企業應合理安排工作

  “從法律的角度來說,並無針對職場人轉包工作的明確規定,但職場人仍需要警惕其中的風險。”上海徐松婷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季雨葦認為,雖然法律並未明令禁止,但勞動者將工作轉包的行為或涉及職場不誠信行為,若用人單位有明確規定或外包工作涉及行業機密,勞動者可能構成違約或侵權。“若轉包的工作涉及保密資訊、核心業務,則可能基於保密協定或者勞動合同中相關約定給公司造成損失,從而引發被辭退的風險。此外,勞動者將轉包工作未審查就提交,若存在問題,可能會影響崗位的考評等。”

  季雨葦還提到,工作轉包的本質是一種承攬關係,社交平台上尋找的兼職者,職業素養和能力存在隨機性,容易出現溝通誤差或成果不達標,甚至造成逾期。在沒有規範約束的情況下,一旦發生糾紛,維權的困難較大。

  季雨葦提醒用人單位,工作轉包的現象也與工作分配不合理有關,“比如安排了過多的工作,或要求勞動者從事崗位職責外不熟悉的內容,導致勞動者向外部求助。”因此,她建議用人單位明確勞動者的職責範圍,制定合理的工作安排,並給予職工反饋的管道。 

用思維點亮智慧課堂
用思維點亮智慧課堂
2025-04-11 07:5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