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城|新疆特克斯:天山深處的八卦古城
更新于:2025-04-08 11:45:53

本文轉自:新華網

  新華社烏魯木齊4月8日電 題:天山深處的八卦古城

  新華社記者蔡國棟、張瑜

  天山北麓,伊犁河谷,從高空俯瞰,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新疆特克斯縣宛如一幅巨大的《周易》八卦圖。

  廣袤的原野中,群山環抱,河水繞城流淌,整座城市是一個人文與自然之美巧妙融合的建築典範。

  《特克斯縣誌》記載,八卦城開建於20世紀30年代。時任伊犁屯墾使丘宗浚率人結合環形放射規劃佈局和《周易》八卦圖,規劃了城市建設。建城初期,以二環作為核心區重點建設。隨著人口聚集和城市發展,逐步拓展至四環,形成完整的八卦城市格局。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中蘊含的宇宙觀,在八卦城的設計與佈局中得到了生動體現。

  象徵陰陽兩儀的“太極壇”坐落於城市中心,八根柱子對應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個卦象,以卦象命名的八條主街向外延伸,四條環路層層遞進,形成“路路相通、街街相連”的格局。

  “一環是太極,八條主街展。每隔三百六,增加一個環。二環十六街,三環再翻倍。四環六十四,五環卦象滿。”特克斯縣城建、文化旅遊顧問靳文濤如此形容特克斯的城市佈局,這種幾何嵌套結構精準對應《周易》六十四卦體系。

  漫步城中你會發現,道路兩旁的建築幾乎不超過五層樓高,襯托出天際的曠遠。只是如同鏡像複製般的街道,常會使人迷失方向。

  但仔細觀察,正北方向的坎街上,漢唐式的道路燈立柱上繪滿小水滴圖案,對應“水”的卦象;正南方向離街的路燈則跳躍著“小火苗”,象徵“火”的活力。一街一景,令觀光客有種尋寶的樂趣。

  這是一座遊覽淡季四環以內沒有紅綠燈的城市。在八卦城內,環島隨處可見,性子再急的駕駛員也得耐著性子,學會轉彎慢行。

  本地居民介紹,縣城居住約5萬人,旅遊淡季時車流量較小,環島替代紅綠燈,起到讓車輛減速轉彎的作用。但旅遊旺季和車流量大時,還得由交警或可移動式紅綠燈指揮,緩解交通壓力。

  “沒有紅綠燈,會對交通帶來不便嗎?”坐在太極壇旁的咖啡店裡,記者與店員聊了起來。20多歲的店員剛學拉花不久,用並不熟練的手法,在咖啡上繪製了一幅八卦圖。“開車多注意,看到行人慢一點,也沒什麼不方便,我們都習慣了。”她笑道。

  特克斯還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沒有二級泵站和減壓池的城市。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造就了規劃師心中的理想自然坡度——千分之六,這既能保證雨水的自然流動,避免內澇,又降低了能源消耗。

  靳文濤介紹,八卦城的佈局以“天人合一”為理念,坡度設計與《周易》中的“剛柔並濟”思想相呼應,既滿足功能需求,又強化了城市的文化象徵意義。

  “和”是八卦城的“魂”。“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周易·泰卦》講述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緊密聯繫又相互依存的和諧狀態,體現在這座多民族之城的各個方面。

  隨著城市的發展,八卦城的邊界也不斷擴張。經過科學規劃,在老城附近,當地政府建設了一座集行政、教育、體育等功能為一體的九宮新城,有效疏解了八卦城的歷史保護壓力。

  “八卦城也有‘缺點’。”靳文濤說,這裡不是所有的房屋建築朝向都能坐北朝南,這也是八卦城的規劃沒有在其他地方推廣的原因之一。

  一位外國專家說,特克斯不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座展示東方哲學智慧和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露天博物館”。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太極主題摩天輪緩緩旋轉,輪體中心太極圖陰陽魚“躍動”的身姿,象徵著陰陽的交替與輪迴。四環內的車流和人流穿梭其中,整座城市彷彿成為了一個“流動的八卦”,天地呼應。

2300年前的戰國竹簡
2300年前的戰國竹簡
2025-03-28 17:46:40
破譯文物密語
破譯文物密語
2025-03-30 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