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神奇的“一道門”:地理位置
更新于:2025-03-26 05:55:25

為什麼唯有承天門擔此重任,其他城樓或城門不能成為“報時忠心”嗎?

這就得從承天門的地理位置說起了。

“正門曰承天,即隋大興宮城正南門也。初曰廣陽門,開皇二年造。九年平陳,獻俘於廣陽門,既又御廣陽門宴將士。仁壽初,改曰昭陽門。唐武德初,改曰順天門。神龍初,始曰承天門。”

—— 《讀史方輿紀要》

在大明宮興建以前,長安的政治中樞處於太極宮,而太極宮的正門便是承天門。自承天門向南而出,一直到朱雀門為止,所經過的街道便是“承天門街”,唐代長安城的大多官署都集中在這裡。這條街的歷史地位,相當於北京的長安街。

根據文獻的記載,唐朝皇帝舉行“外朝”大典時,地點便選在承天門,接待其他國家的使臣時亦要從承天門進出。每逢節令,皇帝們還會在承天門街安排長席和歌舞表演。那些除舊布新或大赦天下的命令,也大多是從承天門流出的。

承天門處,著實發生過不少大事件。例如唐太宗冊封李治為太子,冊封典禮便是在承天門召開的。睿宗繼位時,亦是從承天門走入太極宮。

唐玄宗李隆基是個喜歡熱鬧的皇帝,開元、天寶年間李隆基曾數次召諸王於承天門宴飲。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唐玄宗住在興慶宮,所以大多數家宴都是在興慶宮舉行的。不過若趕上普天同慶的大型飲宴,召開地點仍要選在承天門。

據說,李隆基每次在承天門召開宴會,都會在城樓上向下拋灑金錢,以為遊戲,有詩為證:

開元皇帝掌中憐,流落人間二十年。長說承天門上宴,百僚樓下拾金錢。

只可惜沒有永遠鼎盛的王朝,也沒有不朽的建築。唐乾寧二年,承天門事變爆發,這座宮門遭到破壞。當時手握重兵的藩鎮軍閥入主長安,爭相挾持皇帝,想要上演一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戲碼。在這場變亂中,承天門被點燃,火光衝天。唐昭宗在親信的保護下,逃出承天門,自啟夏門離開長安。經此事變,承天門被付之一炬,僅剩殘垣斷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