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浙江日報
耿豔菊
人間好時節,園子裡的花都開好了。《紅樓夢》里有詩句寫道:“花影不離身左右,鳥聲只在耳東西。”鳥鳴如山澗里的泉水一樣,清新悠然,洗耳洗心。花香疊翠,一團團的詩意飄渺如輕紗。此時的人間正是這樣的美好。像從古畫上走出來的,像從古人的詩句里跳脫出來的。
美好的事莫過於一個人漫步在園子裡,花在開,鳥在歌唱,風在花枝上蕩秋千。
想起這兩天看到的一些句子。“晚景落瓊杯。照眼雲山翠作堆。”“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邊走邊念,心中升起朗朗然的歡喜。古人的春天,同千年之後我們的春天彷彿是同樣一個春天,走了那麼久的路,春天依然是那樣嶄新如初,不染塵埃,像孩子的笑臉,那種發自內心的歡喜朴拙天真。
“諳世事卻不世故,歷滄桑仍朴拙如初。”這是中午吃飯時看到的一句話,來形容春天蠻貼切的。這是一種美好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種藝術修養。畢卡索說:“我花了四年時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但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生活也是藝術,難得的是能像春天一樣保持著朴拙天真的歡喜。
抬眼望去,迎春、桃花、梨花、李花、杏花、榆葉梅,繁花滿枝,各有其美,不為爭豔,只是綻放自己,完成自己,只為美而美。“南畝耕,東山臥,世態人情經歷多,閑將往事思量過。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甚麼?”正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我與誰都不爭,與誰爭我都不屑。”再爭,也爭不過光陰,再耀眼也只是歷史的過客。
有的花已經開始飄落,即使飄落,那姿態依然是美的,悠悠然的,像詞裡的意境:“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
還沒開花的是海棠。這個園子裡最多的花樹就是海棠。海棠不急,她嫻靜自若地含著胭脂紅的花蕾,悠悠然地感受著風、陽光,彷彿這是世界上最愜意的事了,盛開的事就交給時間吧,她要把當下每一秒都過得舒心有意義。
上周去動物園,一個落滿白鴿子的廣場邊上有一個小牌子,上面寫著“花茂時聽風,林深時見鹿”。這樣詩意又空靈的句子,讓人看了有一種清晴可喜的歡欣明朗感。我在那裡站了好一會兒,想的是海棠的花事,繁茂盛開的情景。
海棠花開,胭脂色展開為樸素的潔白,瀰漫著簡靜之氣,每朵花彷彿都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句子。盛開的海棠花樹宛若一首壯麗的長詩,人從花樹下走,會莫名地心生感動,也會跟著靜下來,彷彿是自己內心深處有一片花海在盛開。
每年海棠花開,不管多忙碌,也會到園子來,哪怕在海棠樹下待一會兒也好。
英國女作家伍爾夫曾說:“人在獨處時,就會偏愛大自然的東西,樹木、河流、花朵,感到它們表達了自己,感到它們變成了自己,懂得了自己,於是,便感到這樣一種不可理喻的柔情,就好像在憐惜自己。”
這就是我們熱愛大自然的一個緣由吧。當我們走近自然,走近山水園林,會神清氣爽,心情和暢,是一種知音之感。
花茂時聽風。風是琴弦,從花枝上拂過,又拂過人的心田,彈奏著餘韻悠悠的《高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