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今晚報
聚焦山西古建築
梁思成為什麼稱佛光寺為“第一國寶”?
|
在《記五臺山佛光寺建築》中,梁思成毫不掩飾對佛光寺的讚美之心:“它是一座很雄偉的建築物,它有巨大堅固和簡潔的鬥拱,超長的屋簷,一眼就能看出其年代久遠。”在面對佛光寺內眾多文物時,興奮之下給予了佛光寺“中國第一國寶”的美譽。
上個世紀30年代,面對日本學者中國沒有一座唐代建築的論斷,敦煌畫面中大佛光之寺幾個字,觸動了梁思成與林徽因的思緒。好似冥冥之中自有天意,1937年6月,梁思成帶著妻子林徽因翻山越嶺,幾經波折,發現了這座遺存千年,打破日本斷言的寺廟。
直到今天,這座大殿依然保留了一千兩百多年前的樣子,是我國現存唯一的一座唐代殿堂式的木結構建築。大殿面寬七間,進深八椽,巨大的鬥拱式屋簷伸出牆體之外兩米多遠,就像大鵬展翅一般鷹擊長空。居高臨下,守望著遠方的曠野村莊和山巒。有一股胸懷天地、海納百川的盛唐磅礴氣勢。
大殿裡面有35尊唐代的塑像。我國現存唐代塑像一共有80多尊,僅佛光寺就佔了將近一半。其中有一尊不起眼的小塑像,她就是一千年前決定重修佛光寺的人——寧公遇夫人。而千年之後,第一個發現她的,也是一位傳奇女子林徽因。
時過境遷,如今的佛光寺遊人如織。這座傾注了梁思成、林徽因畢生心血的國寶,從戰火紛飛中走過,在大好河山依舊的山西大地上,迎接著每一位前來參訪的遊客。
(摘自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