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矛盾撕扯中前行
更新于:2025-03-26 04:00:21

本文轉自:廈門日報

在矛盾撕扯中前行

——讀《柚語》有感

  ●葉玉環

  生活就是在矛盾的不斷撕扯中前行。這是我讀《柚語》一文深深的感受。

  《柚語》是廈門珍珠灣文叢第8輯小說集《角色》14篇小說中的一篇,讀來引人入勝,結局又不禁令人嘆惋。

  作者蘇麗梅,一位從平和坂仔出發,紮根廈門30年,醉心寫作的中國作協會員。其性淡然,敏於行而訥於言,宛如淡雅勝雪又暗香浮動的柚子花。《柚語》文字中有不動聲色的矛盾衝突,牽引讀者去探個究竟。多條明線暗線並行,在矛盾的撕扯中無不顯示人性的掙扎和真情的可貴。

  一是主人公林偉的多重矛盾撕扯。在閩和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執法隊隊長林偉身上,肩負著查處非法貼琯柚商標的重大職責。因為琯柚品質好名聲在外,周邊的柚子商戶都想藉機“傍大款”,而這樣的結果導致柚子品質良莠不齊,正宗琯柚商標得不到保護,琯柚賣不出去,柚農利益嚴重受損。作為執法隊隊長,林偉查察非法貼商標自然是責無旁貸。但當他看到年邁的母親因為自己的執法,從幫貼商標改作塑封,從輕巧活變重體力活,“猶如上了發條的機器,手臂機械地擺動著”,心中不免隱隱作痛。而他因查處非法貼商標不力,導致真正的琯柚主人利益受損、數萬斤琯柚可能爛在枝頭,昔日和善的村民把他當作“出氣筒”,將柚子皮紛紛砸在身上,這種“說翻臉就翻臉”的鄉誼亦讓林偉難受。對於非法貼商標的蔣清清,林偉對其違法行為毫不留情,“請君入甕”、堅決查處,而當她選擇回歸正途又因信用掉地、孤苦無依時,林偉看到“眼前的這個人,臉色灰暗、眼神黯淡、面容憔悴”,很是吃了一驚。

  二是執法過程中的矛盾撕扯。執法隊由幾個部門組成,一連7天,每天都設卡查車,可是卻查了個寂寞。即使有一次已有三輛貨車即將“入甕”,最後又神秘地逃之夭夭。而冒名貼牌的柚子仍然層出不窮。收到“群眾舉報后奔往加工廠”,卻發現沒有任何蛛絲馬跡,令人垂頭喪氣。而在大街上,發現一名嫌疑人“一把拉起莫滄瀾的手,把信封放在他掌心,轉身離開”,戰友中出了叛徒嗎?他是通風報信人嗎?疑團不斷放大。

  三是雙胞胎不同人生觀的撕扯。雙胞胎是小說中經常出現的橋段。但文中蔣清清、蔣清玫的出現並不違和。姐姐蔣清清為賺快錢,不惜破壞市場規則,甚至以身試法,直至身敗名裂。而妹妹蔣清玫卻腳踏實地,原則性強,欣賞高中同學執法人員莫滄瀾的“一是一、二是二、辦事有原則”。在心高氣傲的蔣清清被徹底打入塵埃、名聲掃地時,蔣清玫卻主動站了出來,遠赴天寒地凍的哈爾濱,為姐姐“開設批發點、多少幫一點”。

  四是林偉行動與身體的矛盾。一方面,身負隊長重任,經常設卡檢查“心提到嗓子眼”,卻遭各種突如其來的變故,“你看著我,我看著你,目瞪口呆”,大多結果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勞而無功。不僅如此,還被記過,要做深刻檢討,甚至撤掉關卡、“失去陣地”,如此仍受村民種種誤解,急得“額頭冒汗、不知所措”,身心俱疲;在奔赴哈爾濱的高速上,累得“腰酸背痛”;四處奔波后,感到“胸部疼痛,跌回座位”……

  兩萬字的小說中,隱藏著諸多線索和隱而不發的矛盾。所幸,越過艱難險阻、撥開層層迷霧,經過多方努力,一切有了美好的結局:滯銷的琯柚銷售一空,難纏的商標真偽有了更科學的辨別方法,迷途的人知返,受傷的身體得到了治療,單一的產銷拓展了新產品……

  蘇麗梅是講故事的高手,在文中有接地氣的數據和給力的氛圍描述,如“夜色如水,周圍萬籟俱靜,微風吹來,夾雜著田野的氣息……”“一輪明月高掛空中,清雅而端莊,在柔美的月光中,飄落著桂花淡淡的香味”“眼前的棺柚樹,樹葉墨綠,濃得似乎要滋出綠汁來。一串串柚花,有的含苞待放,似串串小燈籠,束手垂立;有的已激情盛開,綻放出米黃色的花蕊……”

  《柚語》顯示了蘇麗梅良好的小說駕馭能力,張弛有度,暗線潛伏,令人欲罷不能。相對《角色》的其他篇章也更顯張力。當然,估計是受限於篇幅的原因,有些矛盾過於直白,有些撕扯不能入骨,有些留白還值得探究。特別是對“虛構處分”“處罰冒用商標”“跨界跟班”等情節處置的合理性還有待推敲。

  期待蘇麗梅以生活為錨,以遠方為帆,創作出更多接地氣、精彩的小說。

2300年前的戰國竹簡
2300年前的戰國竹簡
2025-03-28 17: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