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杭州日報
宋徽宗書畫真跡亮相浙博
“故宮·茶世界:觀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重磅上新
《趙佶繪枇杷山鳥圖頁》
記者 陳友望 通訊員 李恬怡
3月11日,由故宮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共同主辦的“故宮·茶世界:觀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迎來第三期換展上新文物,故宮博物院藏《趙佶繪枇杷山鳥圖頁》《趙佶楷書棣棠花、筍石二首詩卷》,以及遼寧省博物館藏《明仿周昉調琴啜茗圖卷》,三件書畫瑰寶亮相浙江省博物館之江館,以古代茶事生活與書畫藝術交織的美學意蘊,為這場茶文化盛宴再添光芒。
在第三期上新文物中,最為耀眼的莫過於宋徽宗趙佶所繪的絹本水墨紈扇頁真蹟——《趙佶繪枇杷山鳥圖頁》。畫面以枇杷和山鳥為主題,圖中枇杷果實累累,枝葉繁盛,一山雀棲於枝上,翹首回望翩翩鳳蝶,神情生動,盡顯趙佶細膩的繪畫技巧和對自然景物的精準描繪能力。趙佶的花鳥畫以設色為多,然而此圖純以水墨勾染而成,格調高雅,略似沒骨畫效果,別具一種蒼勁細膩之韻致。
本幅款押“天下一人”,即宋徽宗趙佶標誌性花押,並鈐“禦書”朱文葫蘆形印一方;裱邊題簽“宋宣和枇杷山鳥”;鑒藏印鈐“宣統禦覽之寶”,中縫鈐“八征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朱文印各一方。圖頁對開左側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結實圓而橢,枇杷因以名。徒傳象厥體,奚必問其聲。鳥自訕形穩,蝶還翻影輕。宣和工位置,何事失東京。”
繼第二期限時展出文物《趙佶楷書閏中秋月詩帖》“回京”後,故宮博物院典藏又一件宋徽宗瘦金體存世之作《趙佶楷書棣棠花、筍石二首詩卷》續“杭”而來,亮相“故宮·茶世界”特展。此卷為宋徽宗趙佶瘦金體書法佳作,以淩厲如刃的筆鋒書寫詠物詩二首。其中《棣棠花》讚美棣棠花的顏色,使其在絢爛多彩的“眾芳紅紫”中脫穎而出;《筍石》則譽筍石堅固不欹、修直高聳的挺拔姿態。帖中書法多以露鋒入筆,行至轉折、收筆處,頓挑誇張、提按分明,筆間牽絲映帶,結體中宮收緊、重心高提、四圍發散。瘦金體的獨特風格,在這幅作品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這次上新文物中,還有一件來自遼寧省博物館的館藏畫作《明仿周昉調琴啜茗圖卷》。《調琴啜茗圖》傳為唐代著名畫家周昉所作,併為其仕女畫的代表作之一。圖繪三位坐於庭院之中的貴婦,在兩位侍女的陪伴下,或把彈調音或托盞品茶。《調琴啜茗圖》現存多幅摹本,本卷為清宮舊藏,曾經《石渠寶笈續編》著錄,署款“周昉”,實為後人仿本。
此前,遼寧省博物館藏另一件書法佳作《(傳)米芾行書天馬賦卷》已在本次特展中展卷亮相。此卷為米芾行書的古臨本,上有乾隆行書題“至寶”二字,前隔水處有乾隆題跋,後隔水處有孫承澤、王鐸題跋,鈐有乾隆、嘉慶、宣統諸多內府印。
自1月10日啟幕,“故宮·茶世界:觀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巧妙融合了書法真跡、珍稀器物及古籍善本等逾百件故宮博物院珍藏,以“八雅”——琴棋書畫、詩酒花茶所代表的高雅生活方式為脈絡,引領觀眾穿越時空,領略宋代與清代這兩大中國茶文化鼎盛時期的飲茶風尚、生活美學及卓越藝術成就。此番上新的文物,作為壓軸登場,將持續展出至4月6日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