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奶奶今年72歲,相比較同齡人來說身體保養的不錯,看起來就像60出頭的人。她此前有輕度的胃潰瘍,加上信佛,十幾年來一直保持吃素習慣。
幾個月前王奶奶出現了腹痛癥狀,本來以為是胃病所致,就自己買了點胃藥吃了。可沒成想治病不成,反而身體好像更差了。家人看著王奶奶明顯消瘦了不少,吃飯也沒有食慾,趕緊帶著她去醫院檢查。
一查才發現是晚期胰腺癌,已經發生轉移。醫生稱這種情況手術已經沒有意義了,讓家屬有個心理準備。三個月後,王奶奶逝世,孩子們都很不能接受,母親平時作息健康、飲食講究,怎麼就得這病了呢?難道是長期吃素導致的嗎?
一、胰腺癌發病率越來越高,長期吃素引起的?
胰腺由外分泌細胞和內分泌細胞組成,外分泌細胞分泌的胰酶可參與食物消化,內分泌細胞產生的胰島素等激素可影響血糖變化,胰腺細胞的生長失去控制就可能發展為胰腺癌。
多數胰腺癌患者年齡在40-80歲之間,不過近幾年胰腺癌在不斷呈現年輕化的趨勢。據國家癌症中心數據顯示,我國胰腺癌年發病率是4.29/10萬,比之前明顯升高。
由於胰腺位於腹部深處,普通檢查很難發現,而且患者早期癥狀不典型,導致很多患者確診時已經到了晚期,手術治愈的機會也沒了,預後極差,很多患者確診后存留期只有1年左右,因此胰腺癌被稱為癌王。
那經常吃素的人是不是容易得胰腺癌呢?包頭市腫瘤醫院腫瘤胃腸外科、肝膽胰外科主任醫師張傑表示,吃素與胰腺癌之間沒有絕對相關性,一味吃素雖然比總是大魚大肉患慢性病的概率低,但一味吃素也會導致營養攝入不均衡,從而影響身體健康。
二、5個癥狀可能是胰腺在求救,別以為是胃病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胰胃外科主任醫師王成峰提醒,胰腺癌作為癌中之王,是一種善於偽裝的癌症,出現下面幾種癥狀,要警惕胰腺癌來臨。
1、血糖異常
血糖異常很容易被誤診為糖尿病,但其實胰腺癌、糖尿病都與胰腺有關,胰島細胞被腫瘤破壞,就會導致胰島素分泌下降,導致血糖升高。如果原本血糖正常卻突然升高,或糖尿病患者原本血糖控制的不錯,卻異常升高,都要警惕胰腺癌作祟。
2、腹脹
腫瘤影響胰腺分泌細胞,就會導致進入消化系統的酶變少,消化能力變差從而引發腹脹癥狀。胰腺癌導致的腹脹癥狀藥物或可緩解,但隨著腫瘤的增大,癥狀可能會進行性加重,藥物起效時間會變短,還可能伴有短時間內的快速消瘦。
3、小便發黃
小便發黃首先要排除是喝水少、上火等引起的,如果改善可能原因后小便顏色依然異常發黃,就要儘快就醫。長在膽管附近的胰腺腫瘤,可能會堵死膽管,導致膽汁被堵,部分膽汁進入血液隨小便排出,就會表現為小便發黃。
4、後背疼痛
胰腺本身靠近後背位置,胰腺腫瘤可能會壓迫後面的神經叢,引起後背疼痛,尤其是進行性加重的後背疼痛,用藥物無法緩解,就要警惕胰腺癌。
5、體重突然下降
體重突然下降也是腫瘤的一大信號,胰腺癌來臨後會影響身體的消化系統,身體無法充分吸收營養,就可能導致體重在短時間突然下降。
三、想要遠離胰腺癌,這4個習慣儘快改掉
有胰腺癌家族遺傳史的人、平常飲食生活習慣不健康的人、慢性胰腺炎患者、糖尿病患者及烟酒不离手的人,更容易被胰腺癌盯上!想要遠離胰腺癌,以下習慣要儘快改掉。
愛吃高脂肪高熱量食物: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中一般會含有環氧化物,經常吃會增加胰腺癌的發生風險,而且這類食物吃多了還會增加肥胖的幾率。
不注重定期體檢:定期體檢能在疾病的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很多胰腺癌患者早期沒有典型癥狀,如果能定期體檢,就可以發現早期病變,積極治療,提高生存率,尤其是高危人群更要做到定期體檢。
吸煙酗酒:吸煙、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是多種疾病的誘發因素,儘早戒煙戒酒也是對身體負責的表現。
不重視糖尿病和慢性胰腺炎等疾病的治療:一旦確診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等疾病,一定要積極的治療,以免小病不治拖成大病。
胰腺由於早期診斷效果差、預後差,已被稱為癌中之王,很多患者確診一年後就離世了。想要預防胰腺癌,平常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儘早戒煙戒酒,積極治療基礎疾病等。
參考資料:
[1]《牢記四句話,早診早治癌中之王:胰腺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2022-05-13
[2]《胰腺癌會偽裝!出現這4種常見癥狀卻異常發展,請及時就醫!|健康之路》.CCTV健康之路.2022-06-29
[3]《起初只是拉肚子,沒按醫囑完善檢查,半年後確診胰腺癌晚期,腸子都悔青了》.家庭醫生在線.2023-04-1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