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近日,“舊書新知·讀書報國”古舊書市在北京報國寺三殿平臺正式啟幕。本屆報國寺古舊書市彙聚了近百家中外展商、300余個特色展位,集中呈現逾萬冊古籍文獻珍品,其中不乏宋元明清歷代典籍善本及孤本秘藏,吸引了眾多古舊書籍愛好者“尋寶”。
“舊書新知”是北京著名的文化品牌,這次“舊書+古建”的組合,又為廣大讀者帶來了新體驗。古建是凝固的歷史,舊書是流傳的文化,二者不僅在基因上互配,又在視覺上相得益彰,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
“舊書+古建”帶來的不只是文化增量,還有“舊舊得新”的別樣活力。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為北京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跡。其中很多就在尋常的衚衕街巷裡,但保護卻是“鐵將軍把門”。從實踐經驗來看,合理的開發利用,往往能讓古建煥發新生,“書香北京”建設恰好為其提供了新的想像空間。就拿萬松老人塔和環繞它的小院來說,這裡一度大門緊閉,磚讀空間的誕生為小院帶來新的生機。古塔賦予這個空間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悠悠書香也為古塔增添了更多魅力,慕名前來者絡繹不絕。看“小院終於找到了最契合的來客”。
書是文化的支點,也撬動著城市文化建設的新可能。近兩年,地壇書市爆火,聯動附近的雍和宮、孔廟、國子監、五道營衚衕,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圍繞書市來一場City Walk(城市漫步)。再結合“舊書+古建”的探索,我們不難發現,“圖書+”的想像空間還很大。充分結合北京豐厚且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轉型升級,城市文化建設就能事半功倍。
(3月25日 《人民日報》 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