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石家莊日報
春季過敏性疾病多發,市民外出遊玩時做好了必要防護。 本報記者 郄磊 攝
又是一年春暖花開季。然而,當春風帶來第一縷花香時,“春季過敏”也悄然而至,花粉、柳絮、塵蟎等過敏原容易引發皮膚過敏、枯草熱、過敏性鼻炎、結膜炎等過敏性疾病。易過敏人群如何科學避開這些過敏因素,科學健康與春同行?為此,記者採訪了石家莊市人民醫院皮膚科、眼科,石家莊市第三醫院耳鼻喉科,以及石家莊市第五醫院綜合內二科的多位醫生,請他們為大家科學預防春季多發過敏性疾病支招。
春季皮膚過敏患者增多
這幾天的石家莊春光明媚、繁花似錦,美不勝收,但市民劉女士卻只能“望景卻步”。
“每年春天,皮膚過敏都會‘雷打不動’地準時到來。我的面部皮膚會出現發紅、發癢或發熱、發幹、脫皮等癥狀。”劉女士苦惱地說,春天處處是風景,到戶外春遊、踏青肯定很愜意。可她只能盡量待在室內,避免過敏。
3月30日至4月1日,記者走訪了我市多家醫療機構,發現接診的過敏患者數量明顯增多。市人民醫院方北院區皮膚科副主任梁雲川告訴記者,春天正是過敏性疾病的高發季節,其中,皮膚過敏的患病率明顯上升。
梁雲川解釋說,與寒冷的冬季不同,春季最大的變化就是溫度和濕度的回升。這樣的變化不但讓動植物復甦,也讓空氣和土壤中的花粉、黴菌、塵蟎與動物皮屑一下子增多了起來,一些特殊體質的人群與這些物質接觸,就會誘發過敏癥狀或者使原有癥狀加重。當然,氣溫回升的同時還有冷暖空氣頻繁交替,不穩定的氣溫也是導致皮膚過敏的重要原因。一年四季中,冬季陽光的紫外線最弱。由於人體在冬季已經適應了弱紫外線環境,進入春季后空氣中紫外線增強,皮膚對紫外線的敏感性增高,皮膚的表皮細胞比冬天更容易受到紫外線的射傷,也極易導致皮膚過敏。
“春季皮膚過敏可以出現在任何部位,尤其是以面部居多,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水腫、紅色皮疹,嚴重的甚至會有滲液,伴有瘙癢、燒灼、刺痛等癥狀。”梁雲川說,有效預防和應對春季皮膚過敏首先應做好防曬工作,出門時可以戴上口罩,減少過敏原的吸入。除了預防外界因素,也要重視皮膚內因,冬春季節交替的時候,皮膚屏障容易受損,會出現乾燥、脫皮的情況,可能會使外界的微生物、過敏原更加容易進入人體。所以在換季時,盡量不要使用有祛斑、美白、抗衰等功效性成分的護膚品,也不要輕易更換自己使用時間比較長的護膚品。每天帶妝的時間不要過長,還要注意卸妝,注意晚上的清潔和保濕,做到對自己皮膚屏障的修復。
梁雲川提醒,如果出現皮膚過敏癥狀,可以自行清洗面部,並注意防曬,出現紅腫發熱的情況時,可以通過冷敷的方法給皮膚降溫,達到收斂消腫的目的。同時,還要停用護膚品,可以口服一些抗過敏葯。如果皮膚過敏癥狀加重,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就診。
科學預防花粉過敏
孫女士是花粉過敏的受害者之一,每年春天都會面臨噴嚏不斷、眼睛奇癢、皮膚紅腫的困擾。“挺苦惱的,出門總是要全副武裝才行。”
“花粉過敏癥狀通常表現為鼻癢、打噴嚏、流鼻涕、眼睛紅腫、瘙癢,嚴重時還可能引發咳嗽、氣喘等呼吸道癥狀。”市三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崔麗萍說,春天是百花盛開的季節,花粉在空氣中飄散,成為過敏的主要誘因之一。在我市,春季花粉過敏的高發期通常從3月中下旬持續至5月,在此期間,醫院門診中出現過敏相關癥狀的患者數量較平時明顯增多。
崔麗萍告訴記者,與大眾認知不同,引起花粉過敏的真正“元兇”並非色彩鮮豔的觀賞花卉,而是主要來自木本植物(如柏樹、楊樹、柳樹、梧桐等),這些植物的花粉顆粒小、品質輕,容易隨風傳播,在人們呼吸時悄然鑽進鼻腔黏膜,是主要的過敏原。因此,預防花粉過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遠離過敏原。在花粉高發期,大家應儘可能減少戶外活動。每天的10時至17時是花粉濃度最高的時間段,如果一定要外出,應盡量避開這一時段,還要做好個人防護,穿長袖衣物,佩戴口罩和眼鏡,減少接觸花粉的幾率。“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在鼻腔局部塗抹花粉阻斷劑。回家后注意清洗衣物,不要在室外晾晒衣被。”她說,知道自己容易花粉過敏的人,在出門前還可以事先口服一些抗過敏葯。若發現過敏癥狀,還得及時就醫。
除了皮膚過敏、花粉症,過敏性鼻炎也是春季較為常見的過敏性疾病。有些人突然噴嚏不停、咳嗽不斷,以為是著涼感冒,其實很有可能是過敏性鼻炎。
“普通感冒多在1周內自愈,且多伴有咽痛,發熱等癥狀,如以鼻塞、鼻癢、流涕、打噴嚏為主,且晨間加重,應考慮過敏性鼻炎可能,及時進行過敏原檢測。”市五院綜合內二科主任趙磊說,過敏性鼻炎嚴重的話可能出現喉頭水腫,表現為呼吸困難、聲音嘶啞,一定要多注意。
趙磊告訴記者,應科學預防過敏性鼻炎。春夏季花粉、植物過敏者,外出時需要佩戴口罩。在室內時盡可能多用空調、除濕機、加濕器或空氣凈化機等設備,控制室內溫濕度並減少粉塵,還要注意定期清洗空氣濾網,有異味或異香的植物不宜擺放在室內。如果鼻癢、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等過敏性鼻炎癥狀持續不緩解,且服用抗過敏藥物無效或患者不能耐受藥物出現不良反應,甚至癥狀進一步加劇出現氣促、喘憋,甚至昏迷等癥狀,應立即就醫。
記住這些防治過敏知識點
春光明媚的4月,本是踏青賞花的好時節,市民黃先生卻戴上口罩墨鏡,“全副武裝”地來到醫院就診:“每年這時候,眼睛就腫得睜不開,還一直流淚。”
“黃先生的癥狀是過敏性結膜炎造成的,也就是眼睛過敏了。”市人民醫院范西路院區眼科主任醫師邱平會說,過敏性結膜炎的癥狀為雙眼奇癢同時伴有結膜充血和輕度異物感,該病通常與過敏性鼻炎同時發生,在臨床上又被稱為過敏性鼻結膜炎。
“大家平時應注意保護眼睛,不要用手揉眼睛,滴藥前後應及時洗手,避免接觸傳染。既往戴隱形眼鏡、美瞳者,要暫停使用。”她說,患病期間眼部不用或慎用化妝,出行時可戴眼鏡、太陽鏡以減少眼睛接觸過敏原,也可以配合戴口罩,因為很多眼睛過敏者往往也伴有過敏性鼻炎。另外,過敏性結膜炎發病期間應該避免吃花生、黃豆、海鮮等食物,因為這些是常見的過敏原。發病期間還要注意眼睛的休息,少看電腦、電視及手機,盡量避免用眼過度。
邱平會告訴記者,要想預防過敏的發生,找到並遠離過敏原非常重要。常見的吸入性過敏原包括柳絮、粉塵、蟲蟎、動物皮屑、油煙及各種香料等。食入性過敏原包括魚蝦、異體蛋白、奶製品、豆製品、雞鴨、牛羊肉等。接觸性過敏原包括染髮劑、油漆、冷空氣、熱空氣、紫外線、洗潔精等。其他過敏原包括鏈黴素、異種血清等。對於過敏初發的患者,建議先自己尋找致敏因素,仔細回憶在發病前是否接觸了可能致敏的誘因,如花粉等吸入物、食物、藥物等。如果實在找不到,疾病又反覆發作,建議到醫院進行過敏原的篩查。
“樹木、塵蟎、花粉等不少過敏原是避免不掉的,就需要患者在春季到來之前提前使用一些抗過敏的藥物進行干預,可以緩解癥狀。有條件的還可以對粉塵進行脫敏治療。”邱平會說,平時,大家要注意營養和鍛煉,生活作息規律,增強體質。同時注意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盡量減少高蛋白、高熱量及酒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攝入,減少食用精加工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