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天津日報
特殊體征突發心梗只能坐著手術
泰心醫院創新操作成功打通生命通道
通訊員 王鵬
日前,市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以下簡稱泰心醫院)內八科團隊成功為一位嚴重脊柱后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實施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手術中,患者無法平躺只能45度坐位,醫護團隊創新協作打通了生命通道。
63歲的朱先生在家中突發劇烈胸痛,持續3小時不見緩解。當他被緊急送入泰心醫院急診時,心電圖結果已呈現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改變。然而一個特殊難題擺在醫療團隊面前——患者因嚴重脊柱后凸無法平臥,這給急需進行的冠脈介入治療帶來不小的挑戰。“急性心肌梗死搶救必須分秒必爭,但常規手術需要患者保持平臥位至少30分鐘至60分鐘。”內八科副主任劉菁晶說。面對朱先生脊柱變形無法平臥的特殊情況,醫療團隊立即會診,在充分考量手術操作可行性,且最大限度保障患者舒適度的前提下,最終確定採取半坐臥位的體位方案。
導管室內,醫護團隊提前用記憶棉墊搭建起個性化支撐結構,將患者調整至既保證手術操作又舒適的45度半坐臥位。採用這種特殊體位開展介入治療,對術者的專業素養,尤其是對心臟解剖結構的熟悉程度,提出了極高要求。劉菁晶主任及團隊成員以深厚的專業積累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從容應對,確保手術順利推進。
經過50分鐘高度專注的精細操作,內八科團隊成功在患者左前降支病變處植入支架,術后造影顯示血流完全恢復通暢,沉重鉛衣下早已被汗水浸透衣衫的醫護人員終於如釋重負。在心臟重症監護病房恢復期間,護理人員針對朱先生的特殊情況,專門準備了有支撐力的翻身枕和氣墊床,既能保護脊柱又幫助他維持體位。這些細節讓朱先生感動不已:“從沒想過我這‘特殊身材’還能得到這麼周到的照顧。”術后,朱先生的胸痛癥狀消失,順利康複出院。“每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身體的特殊不應成為救治的障礙。這次手術的成功是一次個性化手術方案、人文護理細節、多學科無縫銜接、全流程精準把控的有力探索。”劉菁晶表示。通訊員 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