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理氣功引托太極勢
更新于:2025-03-31 20:23:06

本文轉自:焦作日報

□王麗娟

自然站立,目視前方,向左開步與肩同寬,保持頭領勁狀態,吸氣,吸氣的同時,腰胯先動,向上領起,帶動兩手臂、兩手掌向上托,上托時,開虎口雙手呈“心形”,雙手快托平時,拇指逆纏向內轉掌,關閉虎口,轉掌後掌心朝下,兩臂在胸前相平;然後,呼氣,呼氣的同時,鬆腰、松胯、松膝、松肩、松肘,鬆手下按,落下。重複吸氣時,身體帶動向上托掌,托掌時開虎口,手掌托平至胸前,拇指帶動逆纏向內轉掌,關閉虎口;呼氣時,腰胯先動向下落,手掌按下。動作要求相同,可重複多次習練。

功理作用,一是太極式而立,兩手上托,四指併攏,拇指分開,意守勞宮穴和合谷;吸天地之清氣,兩手內合,將托起之氣灌入到膻中穴,氣在膻中穴;兩手下按,將膻中穴中之氣運行入下丹田,意在下丹田;吸入清氣嗎,兩掌下按,呼出濁氣,一升一降,疏通三焦氣機,調理三焦功能。二是通過兩掌托、按及下肢節律性屈伸,同時配合呼吸,外導內行,可以協調人體“內氣”的升、降、開、合,並且有促進全身氣血暢旺的作用。三是膝關節柔和的節律運動,有利於改善和增強中老年人的腰膝關節功能。

註釋:兩手緩緩托起時,意念集中在勞宮穴和虎口,如托重物,如攬日月,天地清氣,系於雙掌,形成一個碩大的氣團,隨著兩手的上托合攏,氣團逐步變小濃縮,最後合於兩掌之間,隨著兩手下按,氣團經百會,流經上丹田、中丹田,直至下丹田,這時候的意念要跟著氣團,運轉於全身。

此式體現了中醫理論和現代運動生理學雙重原理的整體觀,三焦包含上焦胸腔主納,即呼吸;中焦腹腔主化,即消化;下焦盆腔主洩,即排泄。元氣通過三焦運行於臟腑,通達全身,故三焦順,正氣升。

做動作時要注意始終保持身體的正直,不要因為手臂的變化而產生身形上的改變,如後仰、挺腹等,也不要抬頭或低頭,只有身體正直,才能氣息通暢、氣流全身,達到良好的收功效果。

荊州3件產品榜上有名
荊州3件產品榜上有名
2025-03-26 13:32:44
養子的繼承權
養子的繼承權
2025-03-26 13: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