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高,要先控制心率?若心跳不低於這個範圍,無需太擔心
更新于:2025-03-28 04:58:01

在健康的漫漫征途中,高血壓就像一個潛藏在暗處的 “敵人”,時刻威脅著人們的身體。以往,我們在應對高血壓時,常常把目光緊緊鎖定在血壓的數值變化上,卻在不經意間忽視了心率這個關鍵因素。可別小瞧了心率,它可不單單是心臟跳動的一個簡單指標,更是心臟健康情況的 “晴雨錶”,在血壓管理的 “戰場” 上,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那麼,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在與高血壓的對抗中,我們得先把心率給穩住呢?

先來看看血壓升高和心率之間的微妙關係。許多高血壓患者都有這樣的苦惱,不僅血壓像失控的風箏一樣居高不下,心率也跟著 “湊熱鬧”,出現異常。這時候,我們就得追求血壓和心率的 “雙達標” 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控疾病的發展態勢,降低心血管疾病這個 “大惡魔” 的侵襲風險。

《中國高血壓患者心率管理多學科專家共識(2021 版)》中可是明明白白地指出了高血壓患者心率異常帶來的諸多危害。想像一下,心臟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發動機,如果心率老是不正常,特別是過快的話,就好比發動機長時間高速運轉,會導致心肌變得肥厚。要是情況嚴重,甚至可能引發心肌梗死,這後果簡直不堪設想。據臨床數據顯示,差不多 40% 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都存在心率加快的問題,也就是靜息心率大於等於 80 次 / 分。由此可見,關注和管理心率絕對是必不可少的。大量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心率異常升高已經成為心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所以啊,合理地控制心率,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進一步發展和減少併發症,意義重大,我們必須積極行動起來,進行雙方面的管理。

當血壓升高時,我們的血管就像被拉緊的橡皮筋,收縮和舒張功能都會受到影響,血液流動的速度也會變慢。這就好比河道堵塞了,水流變得緩慢。各個器官和組織得不到充足的血液灌溉,就會向中樞神經系統發出求救信號。中樞神經系統接到信號后,就會命令心臟加快泵血功能。這樣一來,心臟的工作負擔就會大大加重,長期下去,就像過度勞累的工人,可能會出現心肌肥厚、心功能不全等嚴重後果。

再說說動脈粥樣硬化,這也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血壓高的時候,血流衝擊力增大,血管內皮細胞就很容易受到損傷,就像狂風暴雨中的小船。要是心率再加快,血液流動速度也跟著變快,這無疑是雪上加霜,會進一步加劇血管內皮的損傷,加速硬化的進程。

還有心臟供血的問題,長期高血壓可能會讓冠狀動脈這個給心臟供血的 “主幹道” 發生病變。冠狀動脈一旦出問題,心臟自身的血液供應就會受到影響。這時候,如果心率過快,心臟舒張期就會縮短,動脈的灌注時間也會相應減少,心肌就很容易供血不足。心肌供血不足可是個危險的信號,可能會導致心肌細胞受損。要是大量心肌細胞死亡,那就會誘發急性冠心病發作。這時候,心臟就像一台故障的發動機,無法正常泵血,周圍的血流速度也會下降,很可能會引發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而血栓一旦脫落,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可能會引發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血管事件。所以說,有效控制心率,就能延長心臟舒張期,讓冠狀動脈有足夠的時間充盈血液,改善心肌供血狀況,減少心肌缺血事件的發生。

另外,控制心率還能優化血壓管理效果。心率增快意味著心臟泵血周期縮短,心臟泵血量增加,大量血液需要匯入各個組織,血管承載的血液量增加,這就會對血管壁造成壓力和阻力,很可能使血壓升高。為了防止外周阻力升高,我們就得及時控制心率,這樣才能讓血壓控制得更加平穩持久。

不同人群的心率標準也不一樣。成年人靜息心率一般在 60 - 100 次 / 分鐘之間。兒童因為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各個器官組織就像嗷嗷待哺的嬰兒,對營養的需求很大,需要大量的血液灌溉,所以心臟就得不斷地泵血,心率相對較快。而老年人呢,身體各個器官和組織隨著年齡增長出現了生理性退化,對血液和營養的需求量降低,心率也就相對較慢。保持正常的心率範圍對於維護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如果發現自己的心率持續偏離正常範圍,可別不當回事,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對於不同類型的高血壓患者,心率控制的範圍也有所不同。

普通高血壓患者,如果心率持續高於 85 次 / 分,這就像是身體發出的警報,預示著心血管系統可能正承受著額外的壓力。這種壓力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可能會加速併發症的發生進程,增加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嚴重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對於這類單純高血壓且沒有合併其他疾病的患者,把心率維持在 60 - 70 次 / 分這個範圍,就像是給心血管系統穿上了一層 “防護衣”,有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從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兩方面入手。如果患者心率持續偏高,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β 受體阻滯劑,這種藥物就像一個 “心率調節器”,能幫助我們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高血壓合併冠心病的患者,對心率的控制要更加嚴格。因為冠心病患者的心臟本身就已經存在不同程度的缺血和損傷,過高的心率就像一把火,會進一步增加心肌耗氧量,很容易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這類人群的心率應該維持在 50 - 60 次 / 分,在這個範圍內,心臟的負荷比較小,對心臟各個組織的損傷也較小,能有效預防其他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β 受體阻滯劑是這類患者的首選藥物,它不僅能降低心率,還能改善心肌缺血,減少心絞痛發作。對於部分病情較重的患者,醫生可能還會考慮聯合使用其他藥物,比如鈣通道阻滯劑,這樣可以達到更好的心率控制效果。

高血壓合併心衰的患者,心臟功能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損害,就像一台破舊的機器,無法滿足身體的需求。這時候,心率過快不僅會增加心臟負擔,還會讓心功能進一步惡化,導致病情加劇。臨床數據表明,這類人群應該將安靜狀態下的心率維持在 60 - 69 次 / 分,這個範圍有助於預防急性事件的發生。這類患者除了要進行嚴格的生活方式管理外,還需要藥物治療。β 受體阻滯劑依然是核心藥物之一,它能夠抑制交感神經活性,改善心臟重構,延緩心衰進展。對於伴有心律失常的患者,醫生還可能會考慮讓患者服用洋地黃類藥物或胺碘酮等藥物,以控制心室率,維持心臟的正常節律。

那高血壓患者該如何預防心血管併發症呢?

首先,重中之重是要維持正常的血壓水準。這需要我們嚴格按照醫生的指示規律服藥,可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同時,在家也要養成自測血壓的好習慣,就像一個謹慎的衛士,時刻關注血壓的變化。一旦發現血壓有異常波動,要及時告訴主治醫師,讓醫生幫忙調整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效率。在選擇降壓藥物時,要遵循個體化原則,就像挑選合身的衣服一樣,選用合適的藥物,並且要注意藥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服藥的時候,千萬不能 “漏服” 或 “忘服”,更不能擅自停葯或減量,否則可能會引發藥物副作用。

其次,改善生活方式也非常關鍵。要做到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膩、高鹽的食物。適量運動也必不可少,比如每天出去散散步、打打太極拳,讓身體充滿活力。還要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情緒像過山車一樣大起大落。

定期體檢和篩查也是早期發現高血壓心血管併發症的重要手段。高血壓患者要像定期保養汽車一樣,定期進行心電圖、心臟彩超、頸動脈超聲等檢查,評估心臟結構和功能的變化情況。同時,也要關注血壓以外的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比如血脂、血糖、尿酸等指標的變化。對於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還要進行更詳細的篩查,如冠狀動脈 CTA 或 MRI 等,評估冠狀動脈的狹窄程度。

最後,加強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視。通過健康教育,患者就像獲得了一本健康指南,可以了解高血壓的危害性及其與心血管併發症的關係,掌握正確的血壓監測方法和藥物治療原則。

總之,血壓高的時候,我們不僅要關注血壓的控制,還要積極地控制心率。高血壓患者在靜息狀態下心跳不高於 80 次 / 分,一般無需過於擔憂,但合併其他疾病的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將心率控制在相應的範圍內。同時,預防高血壓心血管併發症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效地抵禦疾病的侵襲,保護自己的健康。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