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患者主訴腰痛和臀部疼痛,甚至牽扯到腿部,雖然原因比較多,但骶髂關節疼痛和梨狀肌綜合征是常見的兩個原因。兩個解剖部位結構較複雜,且離得比較近,患者在感覺上可能混淆。
什麼是骶髂關節疼痛?
骶髂關節是位於脊柱下部連接骨盆的關節。腰的左右有兩個骶髂關節,後腰凹陷下去的點就是骶髂關節的關節腔,屬於人體活動最少的關節,通常只有3到5度。骶髂關節疼痛可以由外傷,骨關節炎,骨質疏鬆,懷孕等因素引起,但最多的還是姿勢不正確,長期勞損,肌肉不平衡引起的。典型癥狀包括腰部疼痛、臀部,骨盆或腹股溝疼痛、疼痛通常僅限於一側骶髂關節、從坐姿站立時疼痛加劇、骨盆區域有僵硬或燒灼感,疼痛可向下輻射到腿部,且感覺無力。
什麼是梨狀肌綜合症?
梨狀肌是臀部的肌肉,位於臀中部,位置較深,起自骶骨,止於股骨(大腿骨)的大轉子。下图可以看到骶髂关节和梨状肌,它們離得比較近,梨狀肌也起到支撐骶髂關節的作用。梨狀肌綜合征多是因為勞損,久坐或者運動過度引起的,梨狀肌發炎腫脹,肌肉痙攣,肌肉疤痕等,最主要的是壓迫了坐骨神經(坐骨神經從梨狀肌肌腹中穿出)。因此導致臀部和腿后側疼痛。還有燒灼感、麻木,無力感。長時間坐著、行走或跑步以及爬樓梯都疼痛加重。
有什麼區別
骶髂關節疼痛和梨狀肌綜合征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骶髂關節疼痛多是由於關節炎症而導致腰部、臀部和腹股溝區域疼痛,局限於一側,從座位上站起來疼痛加重,會有灼燒,僵硬,下肢無力感,但疼痛以持續發作的鈍痛為主。並且到了後期在睡覺時也可發生疼痛。
梨狀肌綜合征雖然也可引起腰部,臀部和下肢疼痛。但它以壓迫坐骨神經為主,多是臀部和腿後部的疼痛,而且感覺比骶髂關節的疼痛更尖銳,可有臀部刺痛和電擊感,長時間坐著會加重,走路和運動后也會加重。需要注意的是,椎間盤突出或椎管狹窄也可導致坐骨神經痛。癥狀也會影響腰部,並主要向下蔓延至臀部和腿部。梨狀肌綜合征雖然也壓迫坐骨神經,但主要集中在臀部坐骨神經的一個區域,比腰椎間盤突出的疼痛感更具體和準確。
哪個更嚴重
骶髂關節疼痛和梨狀肌綜合征是導致身體不同部位疼痛的兩種疾病。但患有骶髂關節疼痛的人也可能患有梨狀肌綜合症。這兩種病的患者通常都以保守治療為主,包括手法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中醫治療等,病情嚴重的話才考慮進行手術治療。總的來說,相較於骶髂關節疼痛,梨狀肌綜合症主要是肌肉的問題,梨狀肌或其周圍組織的炎症、肌肉痙攣和肌肉疤痕引起的。而骶髂關節疼痛還有可能是骨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等引起的。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