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億美元,具身智慧最大天使輪投資來了
更新于:2025-03-27 13:29:07

文 | 獵雲精選,作者 | 王非

又一家大廠智駕大拿創辦的具身智慧公司,獲知名機構投資。

3月26日,具身智慧初創公司它石智航(TARS)完成1.2億美元天使輪融資,創下中國具身智慧行業天使輪最大融資額紀錄。本輪融資由藍馳創投、啟明創投共同領投,線性資本、恆旭資本、洪泰基金、聯想創投、襄禾資本、高瓴創投跟投,將主要用於公司的產品和技術研發、模型訓練、場景拓展等方向。

作為行業內獨有的同時具備具身智慧大模型能力、本體研發能力和軟硬一體產品量產能力的公司,它石智航打造了全新具身智慧技術發展新範式,在行業開創了Human-Centric具身數據引擎,可實現真實世界具身數據獲取能力的跨越式突破,這將為物理世界AI的持續發展注入強勁驅動力。

同時,它石智航還在行業首創空間感知與推理決策一體化具身大模型,通過打造數據驅動、可泛化的通用物理世界智能系統,加速具身智慧技術發展的GPT時刻。

目前,具身智慧賽道(包括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慧大模型)已擠滿車企、車企產業鏈和自動駕駛領域行業大拿,已成為具身智慧賽道最強派系。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有15家知名車企入局人形機器人賽道,其中國內11家。僅今年以來,就有智平方、維他動力、星海圖、阿米奧機器人等與它石智航類似,創始人具有大廠智駕工作背景的具身智慧賽道創企完成大額融資。

三位創始成員均曾供職華為,當前更有“清華+復旦”學術背景加持

上海它石智航技術有限公司註冊成立的2024年7月9日,2024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剛剛落下帷幕。在那屆大會上,具身智慧領域有超過40款智能機器人來到展館現場,其中人形機器人約25款,更有18台人形機器人組成“十八金剛”陣列,向觀眾進行才藝展示並互動。或許,“十八金剛”陣列,也為它石智航的創立,平添了一份信心。

今年2月5日,它石智航正式啟航。創始人是原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自動駕駛系統CTO、首席科學家陳亦倫博士。公開資料顯示,陳亦倫本科及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畢業於美國密西根大學電子工程系。他曾公開發表論文30余篇,附帶引言2000餘次,擁有16項發明專利。

加盟華為前,陳亦倫曾任大疆創新機器視覺總工程師,景焱智慧技術副總裁、美國伊頓公司技術專家與專案群負責人等職位。2018年他加入華為後,負責華為高階自動駕駛技術解決方案設計,從0到1主導完成了華為第一代自動駕駛系統的全棧研發。由此,陳亦倫既被認為是華為自動駕駛“大腦”,也被認為是華為推動汽車戰略的核心產品負責人。

資料顯示,陳亦倫離開華為後,於2022年投入清華張亞勤博士麾下,加入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任智能機器人方向首席專家、創新中心主任、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智慧產業創新中心執行主任。

來源: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官網截圖

它石智航創辦後,首先回應陳亦倫的或許是丁文超。資料顯示,他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博士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系,師從沈劭劼老師,主攻無人駕駛預測決策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和智元機器人創始人&CTO彭志輝一樣,丁文超通過華為專項招聘計劃“天才少年”於2020年9月加入華為,任職於華為車BU智能駕駛產品部(ADS),擔任ADS預測決策團隊負責人,致力於智能駕駛預測決策方面的研究和產品落地,作為核心貢獻者參與打造了華為ADS1.0以及ADS2.0智慧駕駛系統。

2023年2月,離開華為的丁文超,加入復旦大學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任研究員,任青年研究員,同時是集群機器人系統實驗室(Magic Lab)負責人。2024年7月,復旦MagicLab曾推出養老護理人形機器人——光華一號,它不僅會行走,還能讀懂人的微表情,並生成相應情感回應。

來源:復旦大學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官網截圖

時間來到2024年12月,一則重磅消息在行業內掀起波瀾: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CEO助理、原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負責人李震宇被曝加入它石智航。目前,他擔任公司董事長。

值得一提的是,李震宇於2001年4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畢業,畢業后曾加入華為。至此,它石智航創始“三人組”,均有供職華為的經歷。

如果說在華為工作期間,李震宇“聲名不顯”,那麼在百度工作的十餘年,則讓他“大展拳腳”。外界將他視作百度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與商業化拓展的關鍵人物,帶領百度智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首先是用Apollo計劃重新凝聚人才,構建生態,發揮百度自動駕駛核心優勢;其次是帶領百度無人車團隊站上巔峰,成為中國唯一能與Waymo平起平坐的玩家。

除了上述三位大咖,它石智航也已經網羅了一眾技術大牛:首席架構師陳同慶是清華大學博士,國家重大專項首席科學家,原華為ADS智慧導航部部長,空間感知首席技術專家,深耕工業製造、AI、自動駕駛、機器人等產業,引領多個產品成功商用;首席戰略官Vincent,多模態學習領域專家,持續創業者,帶領多家創業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曾任華為、百度關鍵技術崗位負責人,擁有極強的戰略視野與技術商業化能力。

目前,它石智航核心團隊已組建完畢,員工已正式入駐上海辦公區。公司正在密集開展研發崗位的招聘工作,選拔有拼搏精神、對技術和產品有極致追求、具備發展潛力的候選人。

天使輪過億美元融資!啟明藍馳高瓴聯想都來了

華為+百度智駕背景,輔以“清華+復旦”學術背景,憑藉豪華的創始團隊,它石智航早在今年1月就被曝過億美元種子輪融資。3月12日,更有公眾號以《具身智能它石智航完成1.5億美元種子輪,啟明、高瓴等投資》為標題,公佈了這一消息。

儘管金額和輪次略有“誤差”,但工商變更“準確無誤”。天眼查App信息顯示,3月6日,它石智航新增聯想中小企業發展創業投資基金(天津)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北京高瓴裕潤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QM300 Limited等為股東,註冊資本由100萬元增至約136萬元,同時新增多位董事。

目前,上海奇航它石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奇航它石)作為控股股東,持有它石智航約58.81%股份,上海他石新際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他石新際)緊隨其後持股約14.70%。奇航它石還通過他石新際間接持有它石智航約14.55%股份,他石新際剩餘股份約0.147%由陳亦倫持有。

據悉,奇航它石由陳亦倫控股47.5%,李震宇控股27.5%,丁文超和陳同慶分別持股12.5%。最終,陳亦倫控制它石智航約28.08%股份;李震宇控股約16.17%;丁文超控股約7.35%。

此外,啟明創投和藍馳創投並列它石智航第一大外部股東,分別通過三家公司持股約6.68%;線性資本和恆旭資本則緊隨其後,分別持股約3.34%;洪泰基金持股約2.23%;聯想創投和襄禾資本均持股約1.55%;高瓴資本合計持股約1.11%。

來源:天眼查

目前它石智航管理人員中,除去陳亦倫(董事、經理)、李震宇(董事長)、丁文超(董事)這三位創始成員,另有藍馳創投管理合夥人朱天宇以及啟明創投主管合夥人周志峰擔任董事。此外,陳同慶擔任它石智航監事,湯婉婧則擔任公司財務負責人。

需要注意的是,啟明創投和藍馳創投,均已在具身智慧賽道有過多次出手記錄。

以啟明創投為例,截至目前,在其投資企業中,有超過10家中國大語言模型、多模態模型或具身智慧模型研發領域的領軍企業,數量居全國之首。除了它石智航,啟明創投還投資有優必選、梅卡曼德機器人、銀河通用等涉及具身智慧賽道的公司。

據悉,啟明創投與它石智航丁文超結識於2024年5月的全球機器人領域頂級會議ICRA,後者展現出的聰慧敏銳,對具身智慧領域新興技術趨勢的透徹認知,以及周身洋溢的創業熱情,令啟明創投團隊印象深刻。當年年底,啟明創投便與它石智航創始團隊展開了多次深度交流。

啟明創投主管合夥人周志峰認為,“投身具身智慧領域創業,不僅需要對前沿技術的發展趨勢具備深刻的洞察力,還必須擁有豐富的工程化、產品化以及量產經驗,它石智航正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的具備完整能力的優秀團隊。”

藍馳創投管理合夥人朱天宇則表示,“它石智航是市場中AI全棧能力極強的團隊:團隊具備全球頂尖的世界模型構建能力、以及超大複雜系統的工程化落地能力;公司在機器人本體設計與運動控制演算法上擁有深厚技術積累,具備軟硬體一體交付能力;同時,公司對目標行業痛點有深度洞察,能精準錨定高價值應用場景,交付完整解決方案,不只是‘機器人公司’,更是‘行業場景解決方案公司’。”

它石智航創始人兼CEO陳亦倫博士表示:“它石智航的使命是以物理世界AI和通用機器人技術為核心,構建可信賴的超級具身智能系統,讓高性能AI規模化地融入人類社會的生產與生活中。”陳亦倫判斷,未來十年,具身智慧將成為全球產業升級的關鍵引擎。它石智航將持續突破物理世界的智能化邊界,探索具身智慧無限潛力。

釘釘刷新釘釘
釘釘刷新釘釘
2025-04-03 14: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