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店粥香歲月稠
更新于:2025-03-26 13:10:57

本文轉自:河北工人報

馬亞偉

小城的街角,有一家粥店。自我來小城時,它就是一家老店了。時光悄無聲息,二十多年只在倏忽間,如今它更老了。店主是胖姐,當年她從婆婆手中接管了粥店。她說這家店有六十多年了,正朝著百年老店努力。

當年的胖姐,已經被很多人叫“奶奶”了。可我覺得她變化不大,胖的程度沒有增一分也沒有減一分,臉上的笑容依舊。當然,歲月在她臉上雕刻了皺紋,為她的鬢角增添了白髮,不過這並不妨礙她多年如一日的親切笑容。

粥店的主打是粥,各種食材、各種口味的都有。老店在不斷與時俱進,粥的種類越來越多。除了粥,店裡還有油餅、油條、包子之類的。老店之所以成為老店,粥的口味肯定一直“在線”,而且在小城裡小有名氣。胖姐夫妻有著知足常樂的天性,並不像那些典型的生意人,致力於擴大規模和開分店。他們好像並不把粥店當生意做,而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六十多年來,老店除了搬過一次家,重新裝修過一次,一切如舊。老顧客一腳踏入店門,就像回家一樣親切。

店裡的顧客多是附近的居民。上班日的早上,顧客經常是走了一撥又來一撥。大家趕時間,不怎麼說話,匆匆忙忙吃過早餐,就湧入喧囂的人群,開始忙碌的一天。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在一家熟悉的老店開啟新的一天,特別有活力。到了休息日,店裡的氣氛變得休閒起來,大家聊得火熱。桌與桌之間隔得很近,大家有時與鄰桌聊,有時隔桌聊,有時聊著聊著就湊到一桌。國家大事、國際新聞,網上的“大瓜小瓜”,還有張家的兒子結婚了、李家的女兒考上研究生之類的,一個話題出來,總會有人接住,並且把話題延續下去。每當這時候,胖姐就笑眯眯地看著顧客,臉上有點得意,有點驕傲。

去年,老趙家出國多年的兒子回來了,點名要來粥店吃早餐,說是吃著粥店的粥長大的。胖姐為此更驕傲了,彷彿被皇帝欽點了一般,用心研究起十多年前的食譜,力求給趙家兒子來一波原汁原味的“回憶殺”。其實不用專門研究,粥的口味一直未變,濃稠香甜,質樸醇厚。趙家兒子吃著記憶中的味道,激動得淚流滿面。胖姐見了,也忍不住哭著、笑著。過去的時光被醞釀得那麼濃稠,香甜甜的,都在一碗粥里。

今年年初的時候,退休的孫老師得了胃癌。他是粥店的老顧客,吃不下東西的時候,就想吃一口粥。胖姐深知孫老師的口味,每次熬的粥都恰到好處。孫老師說,這輩子能吃到這麼好吃的粥,也算值了。老店的粥並沒有好吃到那個份兒上,孫老師的味覺體驗,更多來自於店主用心用情的溫暖。一天半夜,孫老師的狀態不好起來,他兒子打通了胖姐的電話,讓她熬碗粥給老父親。胖姐半夜來店裡熬粥,粥送到的時候,孫老師已在彌留之際。他沒喝粥,只是半睜著眼望了望那碗粥,臉上浮現出滿足的表情。大家都說,孫老師走的時候沒有遺憾。

胖姐一家的生活,在繼續。老店的故事,也在繼續。

記得看過這樣的話,“百年老店牆壁上所承載的靈魂,是敬業、執著、誠信和堅持不懈的追求。”我覺得老店之所以多年屹立不倒,不僅僅是靠味道和誠信,更主要的是靠一種人情美和人性美。而人情美和人性美,是漫長歲月積澱出來的。

15歲的他,救了7個人
15歲的他,救了7個人
2025-04-06 01:50:30
一鍋秧草任平生
一鍋秧草任平生
2025-03-26 0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