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他,救了7個人
更新于:2025-04-06 01:50:30

  他們,

  用一種特別的方式為人生謝幕:

  15歲的他捐獻的器官救了7個人;

  他突發疾病離世,

  眼角膜幫兩人重見光明……

  “願每一份生命的饋贈

  都能被永久銘記!”

  清明節前夕,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移植醫學中心

  委派器官捐獻協調員分別前往

  宜昌市區、五峰、當陽及黃岡英山,

  上門探望慰問4個捐獻者家庭,

  向他們的大愛致敬。

  父親墓前泣告:

  “兒子,你捐獻的器官救了7個人!”

  “兒子,你捐獻的器官救了7個人,他們現在全都好好的。爸爸知道,聽到這個消息你一定會高興的。”這是15歲少年彭子潤(化名)去世后的第一個清明節,天剛放亮,黃岡市英山縣彭先生就來到兒子的墓前,看著還沒來得及刻字的墓碑,淚水早已模糊了他的雙眼。

  11歲時的子潤。

  一周前,接到當時負責兒子器官捐獻的協調員張亮要來家探望的電話,彭先生就期盼著,想要親耳聽一聽那些接受了兒子器官的受捐者的情況。

  3月31日上午10時,張亮驅車兩個小時專程從武漢趕到英山縣,與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一起來到彭先生的家。時隔兩個月,再次看到這家人,張亮的心中仍充滿了感動。

  “我孫子捐的器官最後到底救了幾個人?這些人現在還好嗎?”奶奶含淚拉著張亮的手,言語間滿是急切。得知7位受捐者全部成功接受了手術並順利康復,一家人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

  “只要他們都能好好的,我們做的這些就值得!”彭先生紅著眼哽咽著說。

  15歲的彭子潤半歲時診斷出患有難治性罕見癲癇——嬰兒痙攣症,儘管從小就不會說話,但全家人對他的寵愛不減分毫。今年春節前夕,子潤在樓棟內不慎摔倒,顱內大量出血,經搶救無效被宣佈腦死亡。

  “孩子出生後,得到了各界愛心人士太多的關愛和説明。”彭先生含著淚跟妻子商量,“用他的器官來挽救別人的生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孩子就還好好活著,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寄託和念想。”

  學醫的妻子流著淚答應了。夫妻倆做通爺爺奶奶的工作後,捐出了子潤能用的全部器官:心臟、肝臟、2個腎臟、胰腺和一對眼角膜。

  “好好活著,

  替他好好看看這個世界!”

  家住宜昌五峰的嚴先生因腦外傷意外離世,家人捐獻了他的一肝、兩腎和一對眼角膜;

  宜昌當陽的陳先生突發腦出血離世後,妻子捐出了他的一肝兩腎;

  宜昌市區的陳小波突發疾病離世後,妻子和弟弟毅然捐出了他的眼角膜,讓兩個人重見光明。

  器官捐獻協調員到嚴先生家回訪,與他兩個兒子(左二、左三)合影。

  “好好活著,替他好好看看這個世界!”在器官協調員李志軍、胡正斌和王蓉蓉回訪的這3個捐獻者家庭中,家屬們不約而同地表達了對受捐者的祝福與希望。

  “器官捐獻者用無私大愛讓生命延續,他們的精神值得全社會致敬。”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器官獲取與分配科主任周威動情地說,由於器官捐獻的雙盲原則,受捐者無法向捐獻者直接表達感謝。在清明節這個特殊的日子,器官捐獻協調員代表醫院上門回訪和慰問捐獻者家屬,不僅是對捐獻者的深切緬懷,更是對生命接力善舉的弘揚。

  據瞭解,2010年,武漢作為全國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城市正式啟動了人體器官捐獻的工作,這座城市便用行動詮釋著對生命的尊重:在湖北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全省所有器官捐獻者的名字都被銘刻在紀念碑上。

  來自省紅十字會的數據顯示,2024年,湖北省實現人體器官捐獻407例,救治了1313名器官衰竭患者,捐獻量居全國第五。截至2024年底,全省29.8萬名志願者登記成為“生命接力者”。

  為志願者的大愛點讚!

  記者| 劉璿

  通訊員| 王蓉蓉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