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法律明確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香煙,其中也包括電子煙。近期,一種水果口味的電子煙,通過各種隱秘的管道,輕易地被未成年人購買,不少孩子因此染上煙癮。這些果味電子煙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流入市場?
果味電子煙風靡高中 甚至出現攀比現象
前不久,北京的趙女士在高中女兒的書包中翻出了電子煙。經詢問才得知,女兒從初二開始接觸果味電子煙,已經偷偷吸了四年多。
趙女士的女兒告訴記者,她朋友中,有一半都背著家長吸果味電子煙。檸檬味的、草莓味的、西瓜味的,她都嘗試過。最多的時候,書包里藏著10多支各種水果口味的電子煙。而她最初接觸電子煙,是因為好奇,“覺得好玩,味道特別香,朋友們都抽,我也好奇。”
記者瞭解到,在2020年,果味電子煙曾在一些高中學生中非常流行,甚至出現過互相攀比的現象。
2022年3月,國家明確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然而,記者在上海、廣東、湖南等地調查中發現,吸果味電子煙的中學生大有人在, 只要不穿校服,都能輕易買到電子煙,甚至是調味電子煙。一些中學生從接觸果味電子煙開始,慢慢開始吸普通香煙。
不少家長發現後非常氣憤,並進行了投訴。“黑貓投訴”數據顯示,2024年1月1日—2025年3月10日,以“電子煙”為關鍵詞的總投訴量共350件,其中 提及“未成年”“孩子”的佔比達16%。投訴問題排第一的是非法出售,佔比高達31%。
賣家藏身短視頻評論區 水果表情成購買“密碼”
在某短視頻平台評論區,記者發現有大量帳號在留言中發佈了草莓、西瓜、鮮花等表情符號,趙女士的女兒告訴記者,這些內容看起來是正常的回復,但在吸果味電子煙的消費者眼裡,這就相當於一個銷售“密碼”。
記者隨機點開其中一個帳號,彈出的頁面上有微信號碼,通過號碼,記者添加了對方微信。交流過程中,賣家根本沒詢問購買者是不是未成年人。
記者同時調查了一些電商平臺,記者輸入關鍵詞“電子煙”進行檢索,網頁馬上彈出了警示提醒,但把關鍵詞換成電子煙的關鍵部件“霧化器”或“電子霧化”后,平臺瞬間出現了大量賣家。
記者隨機選擇一個賣家發送消息,對方很快自動回復:想要電子煙加微信。在微信中,客服發來多張圖片,並聲稱這些果味的電子煙產品都是外貿貨,價格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每天都能賣出一百多單。
記者隨機選擇三個不同的賣家下單,幾天後就陸續收到了芒果、鳳梨等口味的電子煙產品。
線下購買管道隱蔽 為躲避監管轉線上交易
在電商平台調查的同時,記者還在上海、深圳等地調查了部分電子煙商鋪或櫃檯。在上海一家商場的電子煙售賣攤位,記者詢問是否有果味電子煙時, 銷售人員顯得非常警惕,對很多問題閉口不談,只是向記者展示手機中的果味電子煙圖片。記者掃碼付款后,銷售人員快速離開櫃檯, 從一隱蔽處取來產品。
隨後,記者來到另一家電子煙售賣店,當記者詢問是否有果味電子煙時,銷售人員卻提出添加微信,稱網上交易相對隱蔽,不易被監管部門查到。記者通過微信聯繫到了銷售人員,賣家最終 以閃送的方式發貨。
禁售的果味電子煙 為何市場上貨源不斷?
果味電子煙在國內的禁售規定已實行近三年,網上店鋪和線下櫃檯依舊貨源不斷,它們究竟是從什麼管道流入市場?
深圳市煙草專賣局專賣監督管理處副處長汪震宇告訴記者,一般有兩種情形:
產品已經出口到國外,在國外有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個人攜帶的形式,非法走私將其帶到國內;
有些電子煙出口是到國外,通過虛報關這種形式導致部分產品留在了國內。
隨後,根據記者提供的線索,深圳市煙草專賣局的執法人員對部分線下電子煙銷售店進行檢查,對果味電子煙進行登記,並予以暫時扣留,執法人員將對上線源頭進行調查。
果味電子煙對青少年有何危害?
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的果味電子煙,尼古丁含量大都在2%到5%之間。專家稱,長時間吸食電子煙,會損傷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
果味電子煙的危害不止於此。它最大的特點是口味多樣,涼爽清香,很多未成年人癡迷於這種味道,根本意識不到其中的尼古丁危害, 一旦成癮,最終可能通過高尼古丁含量緩解煙癮。
目前,市場上還出現了所謂“無尼古丁”的產品,宣稱“健康無害”。這種產品外形與電子煙高度相似,商家聲稱這並非電子煙,但可以像吸煙一樣使用,霧量大、果味足。專家認為, 這些“無尼古丁”產品,就是電子煙新變種,對未成年人同樣會產生心理和行為上的影響。
2024年4月,國家煙草專賣局《關於新型電子煙產品適用法律問題的批複》當中,對不含有煙鹼成分,但全部或部分霧化為氣溶膠供人抽吸等使用方式與電子煙近似的草本霧化產品,將按照電子煙管理,除非產品取得了藥品和醫療器械註冊。
國家各項禁令相繼出臺,試圖阻斷電子煙對未成年人的侵害,但不法商家在利益面前罔顧法律與社會責任,必須嚴厲打擊!
綜合《每周質量報告》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