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溫州日報
製作靠“雕琢”,顏值似手辦
國潮風吹進了溫州包子鋪
包子鋪的加工場景如手工工廠。 陳乾鋼 攝
本報訊 (記者 林迎穎 實習生 陳乾鋼) 西式烘焙以四處瀰漫的黃油香味激發消費者的購物欲,精美的西點往往成為年輕人拍照打卡的網紅產品。面對西式烘焙的猛烈攻勢,中餐點心如何應對?近日記者走訪發現,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國潮風”也悄然吹進了中式面點行業,市區街頭一些新開張的中式饅頭鋪門口正排起長隊,社交媒體、視頻、直播等新媒體手段聚焦“一個饅頭”,花樣百出的國潮風饅頭成為現階段的“當家花旦”。
小熊貓肉包、小橘子包、棒棒糖……在大南路上的卡通饅頭專賣店裡,擺放著眾多外形可愛的饅頭,吸引了不少顧客駐足挑選,這些饅頭的外形與傳統饅頭完全不同,再加入了許多創新元素後變得如同一個個手辦般精美。
“我們採用新鮮蔬菜粉調色,比起別家的麵包和包子,我們店油和糖放得少,更健康。”店員告訴記者,他們專門銷售各種外形可愛的“新中式饅頭”,除了固定的幾款熱銷饅頭外,店裡每月都會研製新品饅頭吸引顧客。
記者在卡通饅頭專賣店看見,手工工作台佔據主要的面積,幾個工作人員在手中認真地雕刻饅頭,他們為饅頭披上各色“頭髮”,小心為它們粘上“眼睛”,放進蒸籠等待出爐。這樣一套流程下來,卡通造型的饅頭所需要的時間是普通饅頭的好幾倍,所以售價也遠高於傳統中式點心,如一個熊貓包子就要十多元。
除了原料與蒸制方法依然屬於傳統饅頭、包子的範疇,在加工、銷售場景以及產品外形等方面,卡通饅頭店都已完全走到了與傳統包子鋪不同的“賽道”上。工作人員表示,新式饅頭的受眾定位相當細化,主要瞄準孩童以及年輕人市場,他們通過新穎的製作方式,將傳統的饅頭以動漫化的形象呈現,以高顏值贏取年輕消費者的心。
記者走訪,“扮靚”各種傳統糕點如今正在中式點心領域大行其道。如溫州一大型商場里開出的一家兒童餐廳,以卡通造型的饅頭搭配其他主食及飲料,組成一個營養套餐,無糖、天然、卡通為最大的賣點。此外,在溫州市區的傳統早餐鋪裡,也新增了卡通豬豬包、果蔬饅頭等。
“西式甜品普遍的高價,其實也給我們中式點心的轉型升級打開了新通道。”一位新中式點心從業者告訴記者,近年來,各種烘焙麵包價格不斷上漲,以前一個普通的吐司價格在5元至7元,如今隨著口味與品類的變化,動輒要20元到30元。由於烘焙西點多“刺客”,不少消費者都對相對平價實惠的“新中式饅頭”等產品的出現感到驚喜。
根據中國商業聯合會與紅餐網聯合發佈的《2025年中國餐飲產業生態白皮書》顯示,2024年,餐飲人均消費呈下滑態勢,餐飲行業正經歷消費降級與理念升級並存的變化。當前,消費者在餐飲消費上依舊保持審慎的態度。但消費者對於消費體驗和產品品質的追求始終如一。
溫州理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蔣天虹分析,當下經濟形勢承壓,消費者消費更加理性、謹慎。在消費觀念的轉型中,中式饅頭的興起是年輕人需求多樣化的一大表現。年輕人不盲目追求高端奢侈品牌,而需要更多價格實惠、品質優良的產品。對於商家來說,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還需要推出更多的創新型產品,以滿足消費者個人化、多元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