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雜糧美食香飄世界
更新于:2025-03-26 04:52:53

本文轉自:海南日報

津可佳和樹銀海雜糧店廚師李克:

期待雜糧美食香飄世界

  李克製作雜糧粑。特約記者 蒙鐘德 攝

  ■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子儀

  “太漂亮了,都捨不得吃!”近日,在瓊海市嘉積鎮津可佳和樹銀海雜糧店,高粱椰絲粑、脆皮高粱卷、南瓜餅、玉米烙……各式各樣的粗糧甜點、特色小吃令人垂涎欲滴,雜糧店內賓客滿座,生意紅火。這些種類豐富的雜糧美食,曾多次出現在博鼇亞洲論壇年會的餐桌上。而它們,都出自一人之手——李克。

  作為津可佳和樹銀海雜糧店的一位雜糧廚師,李克是土生土長的瓊海人。1992年步入社會後,他曾長期從事中式點心製作工作。2008年,為了照顧家人,在海口工作多年的他返回瓊海,開始在雜糧店上班。

  “雜糧,對每個瓊海人來說都不陌生。”在李克看來,雜糧是熱愛生活的瓊海人鑽研美食的結晶,當地人就地取材,在傳統粗糧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創造出帶有瓊海印記的特色美食。

  作為一位小有名氣的雜糧糕點師傅,李克憑藉自己精湛的手藝已服務博鼇亞洲論壇年會十餘年。每年年會期間,他都會為與會的中外嘉賓精心準備具有瓊海特色的雜糧糕點。

  在琳琅滿目的雜糧糕點中,雜糧粑無疑是其中的“人氣王”。這種用糯米粉裹餡製成的小吃,一般包裹著椰絲等餡料。每天早上,在和樹銀海雜糧店的後廚裡,李克都會製作雜糧粑,他熟練地將色彩豔麗的果蔬汁加入糯米團中,揉勻后裹入餡料,一個個形狀飽滿、香氣四溢的瓊海雜糧粑就初具雛形了。

  “雖然我們從事餐飲服務保障工作的人員,很少和年會嘉賓直接接觸,但我們做的每一份餐食,都十分用心。”李克介紹,傳統的瓊海雜糧粑色澤單一,他在實踐中獲得靈感,嘗試加入火龍果汁、斑斕汁等天然果蔬汁,賦予雜糧粑更多彩的外觀,使其“好吃又好看”。

  如今,雜糧粑已是多次“參加”博鼇亞洲論壇年會的“老面孔”,每年都獲得不少中外嘉賓的青睞。它的主要特點是軟糯香甜,食用後口齒留香。

  除了雜糧粑,李克和同事製作的薑絲雞藤粑仔也曾登上博鼇亞洲論壇年會餐桌。雞藤粑仔,也是瓊海的人氣美食。李克告訴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瓊海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雞藤粑仔,每年農曆六月底至七月初,當地人要吃雞藤粑仔湯。“夏天,一碗冰鎮椰奶雞藤粑仔,涼爽可口,到了冬天,一碗熱氣騰騰的紅糖薑絲雞藤粑仔,暖胃暖心。”

  李克傳承傳統雞藤粑仔製作工藝,去年在瓊海有關部門舉辦的尋找守藝人活動中獲得了“雞藤粿仔最美守藝人”稱號。

  據不完全統計,瓊海有超過200種雜糧小吃。今年,津可佳將按照既定安排,把雜糧糕、清補涼、芒果腸粉、酥餅、老鹽飲品等端上博鼇亞洲論壇年會餐桌。其中,酥餅是李克去年研發的雜糧新品種,將首次在年會餐桌上亮相。

  李克介紹,製作雜糧酥餅,是對傳統中式酥餅進行的一次本土化創新嘗試,具體做法是:在餡中融入具有海南特色的椰絲和蓮蓉,既保留傳統酥餅的酥脆口感,又增添了海南風味。“相信會給與會嘉賓帶來不一樣的味蕾體驗。”

  “美食是促進文化交流的一種媒介,做好每一份雜糧美食,就是我對年會的支援。”李克說,希望瓊海的雜糧美食能藉助博鼇亞洲論壇這一國際性平臺逐步走向世界,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有機會品嘗到它。

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
2025-03-26 11:44:57
舌尖上的小鎮故事
舌尖上的小鎮故事
2025-03-26 13:42:59
一起跟著電影去旅遊
一起跟著電影去旅遊
2025-03-26 13:47:15
舌尖上的小鎮故事
舌尖上的小鎮故事
2025-03-26 13: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