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飲品新戰略:無糖茶領跑,方便麵業務能否借勢逆襲?
更新于:2025-03-26 12:38:16

在食品健康化趨勢日益顯著的2024年,一家以方便麵起家的食品巨頭憑藉“健康水”戰略,成功實現了營收的飛躍,首次突破了300億元大關。

3月初,統一企業中國發佈了其2024年財報,數據顯示期內收入達到了303.31億元,同比增長6.1%,淨利潤也實現了10.9%的增長,達到18.49億元,這兩項指標均創下了歷史新高。這也是自2013年營收突破200億元后,統一再次邁上了一個新的百億台階。

在過去這11年裡,統一見證了中國食品飲料行業的巨大變革:健康化趨勢席捲而來,方便速食領域新興品牌層出不窮,現制咖啡和新式茶飲市場蓬勃發展。這些變化迫使行業巨頭們不得不加速轉型步伐。

曾經以老壇酸菜牛肉麵和冰紅茶風靡一時的統一,如今正通過一瓶瓶“健康水”重塑增長路徑。飲品業務已成為其營收的支柱,佔比超過六成,無糖綠茶、電解質飲料等趨勢新品在市場上嶄露頭角,而方便麵業務雖然同比仍有2.6%的增長,但已顯露出疲態。

早在兩年前,統一的現任董事長羅智先就提出了“五年衝刺500億”的目標。在方便麵市場逐漸飽和、無糖茶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統一是如何悄然打開市場缺口的?它手中的王牌又是什麼?

自1967年誕生以來,統一集團從一家小型麵粉廠逐步成長為中國臺灣最大的食品飲料企業之一,並於1992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起初,統一是靠方便麵業務站穩腳跟的,但自1994年起,它開始涉足飲料業務,並憑藉統一冰紅茶等產品迅速打響名號。此後,統一綠茶、鮮橙多、阿薩姆奶茶等明星單品相繼問世,其中阿薩姆奶茶更是穩居瓶裝奶茶市場前列。

統一當年的招股書顯示,早在2002年,公司的飲料業務收入就已經超過了方便麵業務。這一趨勢一直延續至今,自2020年以來,統一飲料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11.3%,成為其業績增長的核心動力。2024年財報顯示,飲品業務營收為192.41億元,同比增長8.2%,其中茶飲料板塊表現尤為亮眼,實現營收85.75億元,增速高達13.1%,占飲品整體營收的44.6%。

統一在飲料板塊的策略轉向從過去一年的上新動作中可見一斑。2024年,統一飲品推出了無糖茶“春拂綠茶”、電解質飲料“海之言”西柚口味等多款新品。其中,“春拂綠茶”表現尤為突出,上市三個月內就實現了近2億元的銷售額。多品類無糖化、基於場景的功能化、細分口味的創新,成為統一飲料上新的方向,也是行業變革的主流趨勢。

在無糖茶賽道上,統一並非新手。早在11年前,它就推出了首款“茶裡王”無糖綠茶,但當時食品健康化趨勢尚未興起,茶里王在上市七年後黯然退市。而東方樹葉則一路堅守,直到近年來才逐漸贏得市場認可。當統一在2019年重返無糖茶市場時,這一領域已經被東方樹葉和三得利等品牌佔據。然而,統一並未放棄,而是繼續加大投入,終於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在競爭格局方面,除東方樹葉、三得利、康師傅等傳統品牌外,果子熟了、讓茶等新銳品牌以及娃哈哈、可口可樂等巨頭也紛紛湧入無糖茶賽道。同質化產品趨勢下,行業逐漸進入洗牌期。儘管面臨激烈競爭,但統一憑藉更低的價格、國民品牌的認知度和重點資源投入,仍有望在無糖茶市場上後來居上。

然而,方便麵業務作為統一的另一大支柱,近年來卻面臨著嚴峻挑戰。隨著外賣市場的興起和消費者健康需求的提升,方便麵逐漸被貼上“不健康”的標籤,市場份額不斷被侵蝕。據世界方便麵協會數據,中國方便麵消費量已從巔峰期的2020年472.3億份降至2023年的431.2億份。同時,自熱火鍋、螺螄粉等新型方便速食和預製菜的崛起也在分流方便麵市場。

在方便麵市場上,統一面臨著來自康師傅和白象的雙重壓力。康師傅憑藉紅燒牛肉麵等經典產品長期佔據市場領先地位,而白象則通過獵奇產品和內容電商管道成功出圈,市場份額不斷攀升。2023年,白象以12%的市場份額替代今麥郎躋身方便麵市場前三名,與統一的差距不斷縮小。

面對市場挑戰,統一在轉型中展現出堅定的決心。在業務佈局上,它越發倚重飲品業務,希望借高毛利、更剛需的飲品帶動整體營收和利潤增長。同時,它也加強食品和飲料兩大板塊的協同效應,推動產品創新。在渠道運營上,統一線下終端進入精細化階段,線上則持續加碼直播電商等新管道。

儘管轉型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但統一在2024年創下的營收和凈利新高無疑為其衝刺“5年500億”目標提供了最大底氣。在方便麵行業步入千億級存量博弈、飲料市場展開五千億規模創新競速的背景下,統一能否繼續保持增長勢頭,讓我們拭目以待。

03月21日零售資訊
03月21日零售資訊
2025-03-26 03: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