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瀋陽日報
“體重管理”成兩會熱詞
全民健康需要享瘦生活
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專家講解如何健康減重
BMI=體重(千克)/[身高(米)×身高(米)]。
成年人體重指數
應維持在
18.5≤BMI<24.0
BMI<18.5為體重過輕
24.0≤BMI<28.0為超重
BMI≥28.0為肥胖
中心型肥胖
成年人
男性腰圍≥90釐米
女性腰圍≥85釐米
中心型肥胖前期
85釐米≤男性腰圍<90釐米
80釐米≤女性腰圍<85釐米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日前表示,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實施“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強慢性病防治。近日,瀋陽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專家對科學管理體重進行解讀。
健康體重是多少
瀋陽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主任中醫師、醫學博士李涵稱,超重肥胖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遺傳、飲食、身體活動水準、生活習慣以及社會環境的改變等。同時還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心腦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等多種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嚴重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
可以用體重指數(BMI)來衡量自己的體重是否健康。它的計算公式是:
BMI=體重(千克)/[身高(米)×身高(米)]。
依據現行《成年人體重判定》(WS/T 428-2013)行業標準,我國成年人體重指數應維持在 18.5≤BMI<24.0,BMI<18.5為體重過輕,24.0≤BMI<28.0為超重,BMI≥28.0為肥胖。成年人男性腰圍≥90釐米、女性腰圍≥85釐米為中心型肥胖,85釐米≤男性腰圍<90釐米、80釐米≤女性腰圍<85釐米為中心型肥胖前期。
比如,某人身高1.65米,體重60千克,其體重指數計算為60÷1.65÷1.65=22.03,屬於正常。
怎樣通過合理膳食健康減重
根據《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建議超重肥胖的成年人應在限制總能量攝入的基礎上,通過均衡膳食模式或調整食物構成等,維持機體能量攝入與消耗之間的負平衡狀態。
限制能量飲食。是指在合理的能量分配基礎上,每日限制能量攝入,達到並維持負平衡狀態。《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版)》中給出了能量需要量。建議每日減少500-1000千卡或減少30%總能量攝入。比如,30-49歲低強度身體活動水準男性,其每日能量需要量為2050千卡,如超重肥胖每日可減少600千卡左右的總能量攝入。同時保持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均衡攝入(供能佔比分別為50%-60%、20%-30%、15%-20%)。
均衡膳食模式。應在控制總能量攝入的同時保障食物攝入多樣化,保持膳食平衡。一日三餐合理分配,鼓勵主食以全谷類食物為主,減少精白米面攝入;充足攝入新鮮、低血糖生成指數的水果和蔬菜;優先選擇瘦肉、去皮雞胸肉、魚蝦等脂肪含量低的肉類,以及低脂或脫脂奶類。
《兒童青少年肥胖食養指南2024版》《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版》從營養學與中醫學的角度給出了具體的膳食指導,市民可作為減重參考。總之,應堅持規律飲食,切忌暴飲暴食,減少在外就餐,定時定量就餐。
怎樣通過科學運動健康減重
超重肥胖人群應以減脂為主要目標、維持瘦體重(是指人體中除去脂肪組織之外的組織和物質的總重量,包括肌肉、骨骼、內臟、水分等)為次要目標進行運動。推薦長時間中低強度有氧運動,通常需要每日進行一次或兩次運動。另外結合抗阻運動有助於在減少身體脂肪的同時維持瘦體重。對於一般人群來說,進行有氧運動干預時,建議從小運動量開始,逐漸達到30分鐘/天的中等至較大強度。對於運動依從性較差的個體,可以通過累計多次、每次不少於10分鐘的連續運動達到總的運動量。為了實現長期控制體重的效果,建議應逐漸達到至少250分鐘/周(或消耗≥2000千卡/周)中等至較大強度運動,且將運動分在每周的5-7天內進行。可根據年齡、健康情況和運動能力採用不同的運動方法進行運動干預。
青少年和兒童肥胖治療主要為飲食控制、行為修正和運動指導,飲食控制目的在於降低能量攝入,不宜過度節食。
老年人則應量力而行,適宜運動,建議每周堅持至少3次平衡能力鍛煉和預防跌倒能力的活動,適量進行增加肌肉訓練,預防少肌症。
對於職業人群來說,通過辦公居家“微運動”,日常生活也能減重。《中國人群身體活動指南2021版》指出:動則有益、多動更好、適度量力,貴在堅持。職業人群上下班路上可多步行、多騎車、少開車;工作時少乘電梯多走樓梯,時常做做伸展運動,減少久坐;居家時間多做家務、多散步,減少看電視、手機和其他屏幕時間。運動要多樣化,把生活、娛樂、工作與運動鍛煉相結合。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高級記者 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