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伴隨生成式AI的快速發展,商湯年度收入重回增長。
3月26日,人工智慧軟體公司商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商湯-W,0020.HK)公佈2024年業績。集團總體收入37.7億元,同比增長10.8%;淨虧損43.07億元,同比收窄33.7%;毛利16.2億元,毛利率42.9%。
其中,生成式AI收入連續兩年保持三位數增速,同比增長103.1%,突破24億元,成為商湯最大業務。
此前,商湯在2022年和2023年的收入均有所下降。商湯在年報中表示,2024年收入增長主要受生成式AI持續擴展推動所致。生成式AI收入的暴漲主要是由於市場對生成式AI模型訓練、微調和推理的需求爆發性增長,公司也將繼續將生成式AI相關應用產品商業化,包括在互聯網、智能硬體、機器人、醫療和金融等領域。
具體來看,商湯智慧汽車板塊2024年實現收入2.56億元,同比下降33.2%。商湯表示主要是由於V2X(車用無線通信技術)業務收入下降,公司戰略重點轉向智慧座艙及智能駕駛,特別是開發可量產的端到端自動駕駛。此外,為某家全球汽車OEM(代工生產)製造商提供的研發服務收入亦有所下降,因該OEM製造商將重點轉向未來與商湯在前裝產品上的合作。
視覺AI板塊收入11.12億元,同比下降了39.5%。商湯稱原因是公司持續聚焦最高質量客戶,開始積極向視覺AI客戶介紹生成式AI能力。
此外,為了增加投資於訓練及微調基模型,同時開發生成式AI應用產生的折舊及攤銷,加之伺服器運營及雲服務費,商湯2024年研發共計投入41.32億元,同比增加19.2%。
商湯表示,公司堅持“AI基礎設施(大型設備)-大模型(日日新)-應用”三位一體戰略,2024年進一步戰略聚焦,完成了“1+X”組織架構重組,使得集團資源能夠聚焦投入到核心業務中。其中,“1”指核心業務,由生成式AI與視覺AI (傳統AI)構成;“X”指垂直領域生態,通過重組可進一步釋放生態企業的動能,使其能夠更敏捷地把握各自領域的市場機遇。商湯在年報中透露,自2024年底至2025年初,已有5家生態企業完成了對外融資。
在當天的業績說明會上,商湯科技集團董事會執行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徐立表示,商湯未來將會重點推進三位一體戰略的深度協同,目標是推動大模型訓練與推理成本以每年至少一個數量級的速度下降,為大模型的應用爆發做好充分的技術準備,同時也繼續滿足現有大模型訓練和推理的客戶需求。
面向未來,要深入行業打造差異化能力,比如具身智慧等新興行業,形成行業垂直壁壘。還將基於多模態大模型,打造有特色的生產力工具和交互工具的應用,不斷提升生成式AI在企業和個人應用場景的滲透率,從而捕捉原生AI超級應用的機會。
同時,也將充分利用商湯現在積累的計算機視覺、多模態推理數據以及視覺資訊結構化技術的儲備,開發面向未來AI智慧體的創新應用。
徐立強調,多模態大模型蘊藏巨大的商業化潛力,將成為商湯商業化突破的關鍵。
此外,商湯還將會持續升級視覺AI商業模式。徐立表示,生成式AI帶來視覺AI的新發展機會,大家的認知也都會被推動,商湯將聚焦成熟的應用場景和優質客戶,將產品方案推廣至海內外市場,從而形成高價值的商業生態。
最後,徐立表示也要啟動“X”的生態企業潛力,聚焦各自場景化AI的市場區隔需求,充分共享集團的基礎設施和模型的建設成果,有效形成協同效應。
此外,徐立也透露商湯將在4月10號舉行技術日活動,將會正式全面升級日日新大模型6.0。
截至3月26日收盤,商湯股價報收1.59港元/股,漲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