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升,都希望有一種既安全又有效的保健方法能讓自己更健康。
自我按摩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簡單又方便。那麼,什麼是自我按摩?自我按摩有哪些功效?自我按摩有哪些注意事項?下面來給您一一解答!
什麼是自我按摩?
自我按摩在醫學上又被稱作自我健康保健療法,它是自己通過各種手法刺激自身穴位、經絡,以疏通氣血、平衡陰陽,從而起到調整身體、緩解疾病作用的一種療法。
因為自我按摩自己就可以做,簡單易學又方便實用,故很受大家歡迎。
自我按摩可以結合多種手法,針對不同的身體狀態進行選擇。我們首先要熟悉自身經絡、穴位,再在相應位置使用適當的力度和手法進行按摩,以達緩解身體不適的目的。如果能長期堅持,自我按摩還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自我按摩可以使用輔助工具,但一般主張用手,因為用手更容易感知和控制力度。
自我按摩有哪些功效?
功效一:消除疲勞,增強體力
很多腦力勞動者缺少鍛煉,偶爾運動一次后第二天起床時全身酸痛,非常難受。這是因為人在劇烈運動后身體肌肉會因為過度緊張而加劇收縮,代謝增強,而肌肉的代謝產物——乳酸就會增加,乳酸堆積過多,人就容易疲勞、肌肉酸痛。此時,通過按摩肌肉緊繃的部位來加強血液迴圈和加速乳酸代謝能使肌肉放鬆下來。
因此,大家在運動后要多進行肌肉按摩,這樣既可有效鍛煉,也減少了運動后的不適感。
功效二:平衡陰陽,調整臟腑氣血
按摩對內臟功能有明顯的調節作用。例如,腸蠕動過度活躍者可以在腹部或背部進行適當按摩,這樣就可以降低腸蠕動的活躍程度,使其恢復正常;相反,腸蠕動較慢者也可以通過按摩促進其活動。
功效三:舒經通絡,活血祛瘀
有些人受傷後,氣血不通,就會出現各種疼痛,此時可以通過一定的手法進行按摩,作用在受損傷的部位或其附近,使氣血、經絡重新疏通,這樣身體各部分可以重新活躍起來。
按摩時可以選擇遠端穴位進行按壓,通過經絡的聯繫可以疏通各個經絡的氣血,緩解局部瘀血不通的問題。
功效四:作用於消化系統
如果你出現消化不良、腹部脹滿、食慾減退、便秘和腹瀉等癥狀,也可以通過自我按摩刺激相關經絡、穴位,反射性地調節自主神經功能,促使腸胃蠕動,提高腸胃的消化吸收能力,使得消化系統的功能恢復。
功效五:刺激神經系統
按摩能對皮下神經起到良性刺激作用。適當進行一些穴位的按摩能讓神經疼痛、神經敏感或神經麻痹得到及時治療,但也需要視病情的具體情況而定,治療效果會有一定區別。
功效六:對皮膚的作用
按摩可以使身體表面的毛細血管擴張,皮脂的分泌更加通暢,有利於改善皮膚的呼吸和排汗情況,還能刺激皮下的毛細血管,促進血液迴圈。這樣皮膚就能得到更充分的營養,變得更加潤滑、富有彈性,減少鬆弛和皺紋。
不同的按摩手法和按摩不同的穴位会有不同的效果,但也有不少新聞報導按摩按出問題的案例,切記有明顯的身體不適要到正規醫院就診,不能盲目進行按摩。
自我按摩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自我按摩也有講究,需要謹記3個按摩原則。
第一,循序漸進
無論是哪種手法和治療,強度都要由小到大,循序漸進,先用比較輕的手法,力量逐漸加強,再到自身能接受的最大強度,然後再由大強度逐漸減小,直到結束,這樣可以給身體足夠的適應時間。
第二,不同部位要使用不同的手法和力度
按摩的手法很多,在進行各部位按摩時,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選用合適的按摩手法,才能使治療效果更好。
如果需要按摩的範圍比較大,部位也比較深,或肌肉也比較豐滿的地方,如大腿、小腿、背部等,那就選擇接觸面比較大且有力的手法,如手掌按壓法、指腹按壓法。
相反,範圍小、部位淺或肌肉薄弱的部位,如腹部或頭面部,那就選擇接觸面小且比較柔和的手法,如一指禪推法,就是用手指緊貼需要按摩的部位,用適當壓力單方向直線移動按壓或指揉等。
關節錯位可以選用扳法,就是扳動肢體,使關節得到伸展等。
第三,按摩時間要適度
按摩時間的長短對療效有一定影響,太短不行,達不到效果,太長也不行,容易造成損傷,得不償失。但目前也沒有比較明確的時間規定,只能大致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如果問題在局部,按摩10~15分鐘就可以了,全身的話就稍微久一點,20~30分鐘。
如果手法比較強,如按法、壓法、點法,每個穴位1分鐘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手法比較柔和,如一指禪推法、摩法、揉法,操作時間可以長一點,每個穴位5~10分鐘。
自我按摩在受到追捧的同時必須注意,一定要在明確診斷的基礎上進行,按摩只起輔助保健功效,對於體質虛弱或病因未明患者,建議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病情,切莫耽誤最佳的救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