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神奇植物:果實美味,樹皮造紙,樹葉豬食,全身是寶!
更新于:2025-03-26 11:19:08

構樹,這種在農村隨處可見的植物,不僅頻繁出現在房前屋後、田間地頭的水溝邊,而且在我國的應用歷史已有數千年。然而,許多農民朋友對其價值並不瞭解。事實上,構樹的每一個部分,從莖葉、果實到花序,甚至根部都有其獨特的應用價值,可以說是全身是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重新認識一下這種珍貴的植物,探究其不為人知的價值所在。

構樹,又名禇桃樹、禇樹、谷桑或谷樹,最早被《山海經》所記載,其中的迷毂正是今日我們所說的構樹。此外,《詩經》中也曾多次提及構樹,如《詩經·小雅·黃鳥》中的“黃鳥黃鳥,無集於榖,無啄我粟”,意指黃鳥不應聚集在構樹上也不應啄食我的糧食,由此可見構樹在古代已為人所熟知。

作為桑科、構屬的一種高大喬木或灌木,構樹在成長初期呈現為小灌木狀態,長大後可高達10米左右。它與桑樹同屬一門,生命力極強。儘管在民間並不十分受歡迎,特別是那些生長在房前屋后的構樹,由於其根系發達,對房屋及生態環境有一定的破壞作用,常被農民朋友連根拔起。

然而,構樹葉並非一無是處。事實上,構樹具有極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值得農民朋友進一步瞭解。如果你的家鄉也有構樹,在非必要情況下,建議不要輕易砍伐。

食用價值:

構樹的果實被稱為假楊梅,因其外觀酷似楊梅而得名。學名為楮實子,果實成熟后呈橙紅色時即可食用,味道甜美。《本草綱目》亦有相關記載:“榖(構樹)結實如楊梅,半熟時水澡去子,蜜煎作果食”。儘管楮實子可食用,但由於內含較多絨毛,口感可能不佳,故不建議大量食用。當然,對於喜歡嘗試新事物的人來說,不妨一試。

除了果實外,構樹的花序同樣可食用。構樹雌雄同體,我們食用的是其雄花序,形似毛毛蟲,可裹上面食食用。《本草綱目》記載:“榖(構樹)開花成長穗,雄者如柳花狀,不結實,歉年人採花食之。”這意味著在收成不佳的年份里,農民朋友會採摘構樹的雄花序以解決溫飽問題。

藥用價值:

構樹不僅具有食用價值,還擁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其藥用最早的部分是果實,即楮實。《名醫別錄》早在漢代就有其藥用記載,並將其列為草木上品,顯示其藥用價值的不凡。隨著中醫的不斷探索,構樹的樹皮、根、葉乃至流出的白色乳汁均可入藥。其中楮實能補腎、強筋骨、明目、利尿;構樹葉可清熱涼血、利濕殺蟲;樹皮利尿消腫、祛風濕;白色乳汁則有利水消腫、解毒的效果。可以說,構樹全身都是寶。

除了以上用途外,構樹還具有經濟價值。例如,它的葉子是優質的豬飼料,在我小時候經常採摘未長大的構樹葉餵豬,因為其富含蛋白質,有利於豬的生長。同時,構樹的樹皮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是造紙的好材料。相傳蔡倫在改進造紙術時使用的就是構樹的莖皮。

至此,我們對構樹的介紹就告一段落了。大家是否對構樹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呢?你的家鄉還有構樹存在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和見解。